2015年5月13日星期三

民政部回應丁書苗曾獲中華慈善獎-將設懲罰機制-丁書苗中華慈善獎

民政部回應丁書苗曾獲中華慈善獎:將設懲罰機制|丁書苗中華慈善獎

民政部回應丁書苗曾獲中華慈善獎:將設懲罰機制|丁書苗中華慈善獎


  本報訊(記者李澤偉)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昨天的民政部新聞發佈會獲悉,民政部於近期修訂完善瞭《“中華慈善獎”評選表彰辦法》,提高瞭“中華慈善獎”的門檻。新辦法將評獎周期由過去一年一次改為兩年一次,同時將表彰名額由近些年每屆100個減少至每屆不超過50個。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司長詹成付在回應丁書苗曾獲該獎時表示,將設懲罰機制,若通過不正當途徑獲獎,將取消獎項。

  回應丁書苗獲過慈善獎:

  發現不正當途徑獲獎會取消獎項

  詹成付昨天還透露,中國慈善領域的最高獎項中華慈善獎,將由過去的每年舉辦一屆改為每兩年舉辦一屆,獲獎名額也由過去的一百個改為今後的不超過50個。詹成付表示,這樣的改革有利於提高獎項的含金量。針對有記者提出丁書苗在出事之前也曾獲得過中華慈善獎,如何杜絕這種情況,詹成付表示,他們在修訂中華慈善獎評獎辦法時已經考慮過這個問題,目前評獎從申報到公示有8個程序,公示有社會參與和網絡投票,另外還請地方民政機關參與和把關,如果仍然沒能阻擋住漏網之魚,他們還設有懲罰機制,“一旦發現通過不正當的途徑獲獎,一經查實,會取消他的獎項。”

  回應楊六斤事件:

  群眾對慈善組織不信任

  對於前段時間受到關註的廣西“楊六斤”事件,這位經過媒體報道的孤兒後來收到瞭很多捐款,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司長詹成付說,“很多人捐款說明社會還是有愛心的,這是正能量”,但群眾直接捐錢給個人,“我在思考為什麼他們沒通過一個慈善組織來將捐款交給個人,這裡隱含著部分群眾對慈善組織不太信任,這可能是因為一些慈善組織近些年來暴露出的信息不公開、不透明,讓人不放心”。

  他認為這個事件給進一步規范慈善行為提出瞭新的任務,“在參與制定慈善法的過程中,將考慮這種案例,未來希望更多地通過慈善組織去做慈善,更有保障一些,同時也不反對這種面對面的直接幫助。”

(原標題:民政部回應“丁書苗曾獲中華慈善獎”)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