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4日星期五

廣州乞巧文化將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組圖)-非物質文化遺產-乞巧文化

廣州乞巧文化將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組圖)|非物質文化遺產|乞巧文化

廣州乞巧文化將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組圖)|非物質文化遺產|乞巧文化


■外國友人穿漢服逛七夕園,體驗中國傳統七夕節。 ■廣州乞巧節舉辦乞巧作品義購活動。

  天河區正在準備和策劃,專傢建議與外地“打包”申請

  ■新快報CBD記者 方陽麟 朱清海 溫卓濤/文 王小明/圖

  “乞巧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本來已經瀕臨絕境瞭,是天河區將乞巧文化搶救出來,如今又得到發揚光大。”剛剛落幕的第十屆廣州乞巧文化節可謂碩果累累。乞巧節期間,前來參與的國傢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傢委員會副主任烏丙安透露,廣州乞巧文化將申請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他表示,希望“天河區做帶頭人,聯合廣東各地,甚至甘肅、港澳臺等地一起申請”。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珠村巧姐制作的乞巧微型工藝品累計已達到數萬件,吸引瞭共200多萬人次前來參觀,同時得到瞭兄弟省、市以及海內外華人的廣泛響應,珠村由此也獲得瞭“中國乞巧第一村”的美譽。2011年,廣州天河乞巧習俗入選第三批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天河珠村獲評“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記者瞭解到,關於珠村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天河區目前正在準備和策劃。

  “如今,村裡多個古建築已經被掛上文物保護單位的牌匾。”廣州市傳統乞巧文化的傳承人、珠村村民潘劍明告訴記者,珠村是廣州市具有最多區一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村落,目前共有17處區一級文保單位。

  ■珠村乞巧17年

  昔日閉門偷擺供案 如今多地精品賽藝

  8月2日是農歷七月初七,天河區珠村迎來瞭一年一度的盛事——乞巧節。下午4時,正是大雨前的悶熱天氣,而乞巧苑裡正在舉行的遊園活動因節目豐富,仍吸引瞭大量遊人,資深村民、乞巧傳統文化的傳承人潘劍明忙得腳不點地:解說、主持節目、接待媒體記者,如同往年一樣。17年瞭,潘劍明見證、推動著珠村乞巧文化一步一步向著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目標邁進,可是他向新快報CBD記者回憶說,當初第一次“拜七娘”時,村民是在一個祠堂裡關起門偷偷進行的。

  1998年

  4名巧姐祠堂裡“擺七娘”

  “文革”中,珠村的乞巧活動被禁,當時的未婚女性根本沒有機會接觸到乞巧文化,以至於在“文革”結束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村中已經沒有年輕女子會“擺七娘”、“謝七娘”瞭。

  “1998年,我的母親謝麗霞聯合瞭另外3名巧姐,計劃將自己年輕時的手藝展示給年輕人看。”潘劍明告訴記者,因為害怕被別人批判為“迷信”,四大元老決定在一個祠堂裡“擺七娘”,隻通知親戚,但沒有通知潘劍明,因為他是鎮幹部,這樣,祠堂門一關,外人不會知道她們在做什麼。“誰也沒料到,這個消息竟然‘不翼而飛’,因觀眾太多,可以容納300人的祠堂擠得連門都關不瞭。”

  1999年

  “耕田人”展示精美供案

  1999年的七夕,謝麗霞等人再次“擺七娘”,這一次,她們通知瞭潘劍明參加。潘劍明看後感到十分震撼,供案精美到令人無法相信。“我問她們:‘這真是你們做的嗎?你們隻是耕田人哦。’”潘劍明回憶,幾位老人傢直接回應他,“我們現場做給你看”,真的當場就用米、谷做出精品。在被問到為什麼這麼長時間都沒有“露一手”給村民看時,幾位老人傢說:“我們不是做給人看的,是做給‘七娘’看的。”

  潘劍明明白瞭,傳統乞巧文化是無價寶。他花瞭整整一年時間搜集、整理資料,準備向外界介紹珠村乞巧文化,並洗清這種文化蒙受的所謂“迷信”的冤屈。

  2000年

  乞巧文化獲首次公開報道

  很快,2000年乞巧節到瞭,珠村村民為觀看“擺七娘”達到萬人空巷的程度,主辦方不得不將活動地點改為以良潘公祠,這裡面積達500平方米,比前兩年“擺七娘”的祠堂大瞭一倍。而供案也由一臺增至兩臺。

  這一年乞巧節,包括羊城晚報在內的4傢媒體派出記者來珠村采訪,傳統乞巧文化首次恢復、公開。“我擔心媒體記者不瞭解乞巧文化,特地寫瞭一張A4紙的新聞稿。”潘劍明說。

  新聞出街後,潘劍明買瞭100份羊城晚報,送給其他街、區的祠堂,打消他們的顧慮。“此前我找他們瞭解乞巧文化,他們甚至不敢讓我拍照,生怕因‘宣傳迷信’被抓起來。”潘劍明說。而在2000年珠村“擺七娘”後,其他區的一些街道紛紛表示會在次年舉辦乞巧活動,“這樣的傳統文化,我們也有!”

  2005年

  舉行首屆廣州乞巧文化節

  “2001年增加瞭八社這個‘七娘點’;2002年增加瞭七社;2003年增加瞭文化社;2004年增加瞭北帝廟,還恢復瞭兩個傢庭乞巧……”潘劍明如數傢珍地說,珠村的“七娘點”越來越多,引起瞭天河區委宣傳部、珠吉街道的重視。珠吉街文化站幹部楊靜和從廣州市社科聯到珠吉街掛職的楊茹進行深入調研後,策劃在珠村舉辦珠吉街乞巧節活動,相關材料層層上報,最後上報給廣州市委宣傳部,引起時任市委宣傳部部長陳建華的重視。2005年6月,陳建華來到珠村調研,正式將珠村的乞巧節命名為“廣州乞巧文化節”。此後,廣州乞巧文化節每年舉辦一屆,今年是第十屆。

  此前,珠村乞巧主要依靠民間力量。潘劍明舉例說,就連解說時使用的喇叭,都是他自費購買。從第一屆乞巧文化節開始,政府大力支持,協調、引導、投入資金,傳統文化的發展進入加速度時期。

  2009年

  市委贈傳承人“金喇叭”

  2009年乞巧節,時任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在省市領導的陪同下,來到珠村和村民一起過節。臨上車前,汪洋握著潘劍明的手,囑咐在場的人“要把乞巧節打造成品牌”。“然後他指著我,風趣地說:‘也要把你打造成品牌。’”潘劍明笑著說。

  此次陪同汪洋參觀也讓潘劍明有瞭一個小小的意外收獲。“我用自己的喇叭為他講解,效果不好。後來,廣州市委送給我一個移動麥克風。”潘劍明說,有瞭這個“金喇叭”,自己宣傳珠村七夕文化的聲音更響亮瞭。

  2014年

  珠村軟件、硬件大大加強

  當天與潘劍明一樣,為接待忙得不亦樂乎的還有珠吉街文化站站長、乞巧文化節的另一名推手楊靜。見證瞭整整十屆廣州乞巧文化節,楊靜感慨地說:“設施建起來瞭,環境優化瞭。”

  的確,在政府支持下,珠村的硬件設施與15年前相比有瞭質的變化。2012年,珠村建起瞭七夕廣場;同年,珠村公園增加瞭許多乞巧元素,改名為乞巧苑;今年,乞巧文化主題博物館正式開放。

  珠村乞巧文化的軟實力也增強瞭。今年七夕,珠村展出6臺供案“大七娘”,還舉辦瞭賽藝會,選拔一批具有廣東民族民間藝術特色的作品到珠村展出,涉及地區除瞭廣州,還有湛江、東莞、臺灣。

  90後巧姐初長成 會補衣改鞋做道具

  從7月31日至8月2日,每天下午3時許和晚上8時許,在珠村的明德堂都會舉行拜七娘儀式。一到表演時間,8名身穿傳統節日服裝的“玉女”就忙碌起來,玉女對拜、參拜昊天、洗手、上香、敬茶、唱乞巧歌,古老儀式的每個環節都要由這些90後少女來呈現,不能有一絲差錯。8月2日下午,這些女孩再次熟練地為遊客表演,她們的“教練”、廣州市乞巧文化交流協會副秘書長陳志斌稱,珠村已經有瞭新一代巧姐,“古禮”拜七娘儀式等傳統文化將生生不息地傳揚。

  在珠村,老一代“巧姐”已經七八十歲,現在隻剩下六七位瞭,制作供案、主持儀式等事務,實際上就是由陳志斌等新一代巧姐來主持。

  記者瞭解到,在珠村小學有乞巧文化的傳承基地。珠吉街文化站站長楊靜說,傳承人已經有約200人。

  陳志斌告訴記者,早在2002年還未結婚的時候,她就以“玉女”的身份開始學做供案。2003年,她嫁入珠村,就和一群年輕女子一起,一傢一傢地拜師,向老巧姐學習。“當時學習的主要場地是以良潘公祠,先從最簡單的米花、菊花學起,一直到最復雜的造型。現在,隻要你拿出任何一個樣本,我都可以做出來。”她說。

  如今,陳志斌也有瞭“學生”,珠村本地高中生、15歲的張婉儀和18歲的潘梓露就是其中兩位。從7月12日開始,她們和另外6名“玉女”一起,在明德堂前的廣場上接受陳志斌的培訓。每天清晨排練儀式,持續兩三個小時,天氣變得酷熱,她們就進祠堂做開幕式用的道具。“羅傘、鳳扇等道具,很多都是她們親手做的。”陳志斌說。

  兩個女生的心靈手巧還體現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補衣服,會用珠片繡朵小梅花,用碎佈做蝴蝶結。”梓露指著腳上的繡鞋說,這雙鞋原本太大不合腳,是她一針一線改好的。

  在90後巧姐們看來,乞巧不僅令她們好奇、覺得有趣,更是她們交友的良好平臺。“小時候我就向奶奶學做過米花,將來我也會自己做供案,不敢說能超越老人傢,但我會盡力做到最好。”梓露說。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