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9日星期三

科技援藏實惠看得見:犛牛身價8000元變4.5萬元

科技援藏實惠看得見:犛牛身價8000元變4.5萬元

科技援藏實惠看得見:犛牛身價8000元變4.5萬元


  中國西藏網訊 從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正式提出“對口援藏”政策至今,對口支援已走入第20個年頭。其中,科技援藏是中央既定的幹部、經濟、人才和技術援藏的四大工作機制之一。怎樣運用現代科技促進西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科技援藏到底為西藏產業發展提供瞭哪些支撐?西藏人民從科技援藏中又能得到什麼?第六批援藏幹部、國傢科技部辦公廳副主任孫玉明對這些問題進行瞭解答。

  孫玉明說:“西藏優勢特色產業大體有:農牧業、優勢礦產業、文化旅遊業、藏醫藥業、傳統手工業等,而七地市的產業佈局又不盡相同。”西藏擁有120萬平方公裡面積,但可利用土地資源又十分有限,因此怎樣利用科技最大限度地使資源得到優化配置,是擺在科技援藏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拿礦產資源來講,就西藏而言,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是一項長期任務。因此,圍繞優勢礦產資源開發,科技投入重點要放在加強采礦安全、選礦技術提升、實現節能減排和礦區的生態修復上。建立起這樣的采礦產業鏈條後,相關共性技術必須在各個礦區進行共享。”

  西藏的農牧業雖然不是最大產業,但覆蓋面廣,涉及人口眾多,事關廣大藏族群眾的生產、生活習慣。西藏可耕種面積隻有0.04%,傳統農牧業是“靠天吃飯”,農產品中的青稞是藏民族賴以生存的主糧,藏民族對青稞有著特殊的情感,科技的運用必須以尊重民族習慣為先,保證青稞安全不僅是糧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孫玉明說:“現在需要做的是,在保證青稞滿足口糧供應的同時,要增加其附加值,以促進農民增收。運用科技就可以保證優質的良種和科學的種植方法,用科技驅動良種、良法、良田、良態的組合,保證高產和優產。”有瞭科學的方法,關鍵還有怎樣“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幹”的問題。孫玉明用“藏青2000” 青稞新品種舉例,推廣種植的農民會得到一些補貼,但要讓農牧吃上定心丸,需要給他們以足夠的擔保,因為氣候條件等一些人為不可抗拒的因素,都可能導致減產、影響收益。

  在畜牧養殖方面,其關鍵在於優良的品種和飼料的供給。以那曲的犛牛養殖為例,那曲牧區處於高寒地帶,無霜期極短,大雪等自然災害頻發,常常給犛牛養殖帶來巨大沖擊。因此科學技術的應用,就顯得尤為重要。孫玉明說:“采取在農區大面積種草,再通過‘南草北調’實現科學倉儲,可保證牧區畜牧養殖的草料供給。當然,這項工程中交通尤為關鍵。比如,不久拉日鐵路的通車,將使青藏線把西藏最大農區日喀則和最大的牧區那曲連接起來,為草料調配提供便利條件。”此外,除瞭保證畜牧養殖的飼料供給外,“增效”是西藏農牧業發展、增加財政和農牧民的重要手段。還是以犛牛養殖為例,“從犛牛養殖到犛牛深加工的全產業鏈,可以為牧民帶來3-5倍的直接經濟收益。現在一頭犛牛在隻提供食用肉品的情況下,其價值是約在8000至12000萬元,而一旦構建全產業鏈,每頭犛牛的價值可增加到4.5萬至5萬元,增效空間巨大。”  從藏醫藥、到特殊水資源再到新能源的開發應用,以科學指導生產,以增效帶動經濟收益的實例可謂比比皆是。科學的生產方式為傳統西藏產業註入瞭新的活力。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