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4日星期二

劇集鄧小平送審光盤超萬張 演員零片酬演習仲勛-電視劇鄧小平-鄧小平-習仲勛

劇集鄧小平送審光盤超萬張 演員零片酬演習仲勛|電視劇鄧小平|鄧小平|習仲勛

劇集鄧小平送審光盤超萬張 演員零片酬演習仲勛|電視劇鄧小平|鄧小平|習仲勛


視頻加載中,請稍候...   play 電視劇《鄧小平》開播 向前 向後 國傢一級演員馬少驊飾演的鄧小平 劇照 左至右依次為:鄧小平(馬少驊飾)、習仲勛(張嘉譯飾)

  為紀念鄧小平誕辰110周年,48集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8日晚在中央電視臺黃金時段開播,片子以平民視角全景式再現瞭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到1984年實行全面改革開放這段重要歷史時期下,鄧小平同志帶領黨和人民成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動實踐和光輝歷程。該劇播出後,受到瞭觀眾和業界的高度評價,也勾起瞭全國很多人的回憶。

  >>劇情亮點

  華國鋒形象首現電視劇

  雷雨交加的深夜,為照顧殘疾的兒子鄧樸方,70多歲的鄧小平打來熱水,和夫人卓琳一起給兒子擦拭身體,還自己慢慢彎下腰,弓著背,把手伸到床底下幫兒子撿螺絲刀……

  這是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第一集開篇的一幕,此時的中國,剛剛經歷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領導人逝世以及唐山大地震等事件,該劇要從這裡講到1984年改革開放全面實行歷史背景下的中國。

  作為重大革命歷史題材,該劇從立項到開播有5年,其中僅劇本創作就耗時3年。全劇共分為“整頓科教,走向變革”、“實事求是,撥亂反正”、“發展經濟,建設四化”、“百廢待興,城鄉共榮”、“時代先鋒,國際大潮”五個篇章。據瞭解,該劇中華國鋒的人物形象是首次在電視劇中出現。

  >>觀眾點贊

  “不回避歷史,意外的好看”

  《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除瞭故事情節吸引人,細節感人,演員的表演也很精彩到位。第一集播放結束後,全國各地不少網友和市民發表瞭看法。

  32歲的西安市民張先生說:“這部戲不回避歷史,刻畫的鄧小平既是一個慈祥的老父親,也是一個在非常時期特別有智慧的領導人,很多細節非常能打動人,特別是看到鄧小平給兒子擦背,感覺心頭都熱瞭一下。”

  “我們這一代人特別感謝鄧小平。”西安市一所中學的校長楊先生說,這部電視劇勾起他很多回憶。他的老傢在長安區一個小村莊,“如果1977年鄧小平沒有決策恢復高考,我也許隻能一直留在老傢種地。”

  山西網友“吳才銳”評價:“不回避歷史,意外的好看。”網友“紅枸杞”說:“和以往領導人題材的電視劇不同,這次采取的是平視,而不是仰視。值得一看!”

  >>業內反響

  “沒想到可以拍得這麼好看”

  中國電視劇制作中心責編陳林:我在電視劇中心工作十多年,經常看主旋律電視劇,沒想到重大題材的電視劇可以拍得這麼好看,這麼打動人。

  評論傢解璽璋:這部劇無論從臺詞還是對場景的描寫都很生活化。其實偉人的傢庭生活氛圍不是很好表現,重大題材影視劇在偉人的親情上下這麼大的功夫,很少見。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常務理事朱繼東:如果要推薦給80後、90後看這部劇,我會說年輕觀眾可以從該劇中,瞭解到那個年代國傢的命運與父輩的命運如何和諧共振。

  影視策劃、影評人譚飛:本劇中鄧小平的扮演者沒有盧奇(鄧小平特型演員)形似,但更為神似。劇情由鄧小平給兒子擦身體開始,具有平民視角。

  揭秘幕後

  送審光盤超過萬張 三辦法讓劇情生動好看

  據瞭解,《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電視劇制作前,中央文獻研究室成立瞭以專傢和作傢相結合的編劇團隊,以3年時間創作瞭60萬字劇本;拍攝過《天下糧倉》、《國歌》等作品的第五代導演吳子牛執導;《建國大業》、《建黨偉業》的執行制片人高成生在本劇擔任制片人;國傢一級演員馬少驊飾演鄧小平,薩日娜飾演卓琳,謝鋼飾演陳雲,陜籍演員張嘉譯飾習仲勛。

  為拍好這部電視劇,劇組輾轉北京、安徽鳳陽、深圳乃至河北遷安等地取景,三個攝制組拍攝瞭112天,後期制作又花費7個月時間,送給各級領導審查的光盤超過一萬張。其中,馬少驊主演的鄧小平一口四川鄉音,據高成生說,鄧小平的傢屬們看第一集就說,“哎,這就是我們傢的老爺子。”陜籍演員張嘉譯在片中飾演習仲勛,盡管戲份不是很多,但他還是傾情演出。高成生透露,張嘉譯為拍這部戲,要輾轉幾個攝制組,同時還要改臺詞背臺詞,卻沒拿一分錢片酬。

  就劇作題材而言,當代人寫當代史,難度可想而知。編劇團隊絞盡腦汁,竭力讓電視劇生動起來、好看起來。辦法之一,就是敢於直面政治。該劇大膽描寫瞭眾多黨和國傢領導人之間的對話、工作,甚至是矛盾和命運。辦法之二,是敢於揭秘過程。如恢復高考,電視劇通過藝術的手段向觀眾交代這個重大決策的產生過程。辦法之三,敢於虛構故事。編劇團隊在鋪陳鄧小平等實線人物的同時,設計出一系列虛構人物,展現普通人和大時代緊密關聯的命運變化和精神成長。這條虛線不但拉近瞭鄧小平與普通百姓的距離,而且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與人民生活、百姓期待、社情民意勾連,增強瞭劇本的故事性、情節性。

  黨史專傢

  關註社會進步的人 都應關註中國歷史變革

  中國中共黨史學會理事、陜西省中共黨史學會副會長、西安郵電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袁武振教授昨日接受華商報記者采訪時說:“目前中國正在深化改革,整個改革進入深水區,在這個大背景下,我們緬懷鄧小平,學習借鑒他的重要思想和理論,對於全面深化改革,促進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鑒作用和歷史價值。”袁武振說,這部電視劇充分肯定瞭鄧小平對改革開放作出的巨大貢獻,“如果說中國是一艘大船,那個年代就是驚濤駭浪,而鄧小平是及時出現的舵手,在和風浪的搏擊中,撥正瞭航船前進的方向。”

  “片中首次以電視劇的形式呈現瞭1976年10月6日晚,黨中央粉碎‘四人幫’反革命集團後,在玉泉山葉劍英元帥住地召開中央政治局緊急會議。而當時的第十屆中央政治局委員華國鋒、葉劍英、李先念、汪東興、陳永貴等人物形象更是首次集中在電視劇中出現,非常有震撼力,也很親切。”

  “鄧小平的全部傢人,包括夫人卓琳和5個兒女,以及他們的傢庭生活,也都是首次全部呈現在當代電視劇中。”袁武振說,“特別是一開篇就是鄧小平以一個父親的身份給孩子擦拭身體,讓人感到親切慈祥。而且在整個復雜的歷史時期,鄧小平一直表現出鎮定自若、泰然處之,影片客觀地呈現瞭人物的這一形象。”

  袁武振說,該片以史鑒今,對今天我們深入瞭解中國社會發展走向,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社會進步很有借鑒意義。“每一個關註社會進步的人,都應該去關註中國的歷史變革,包括這部電視劇。”

  本版稿件由華商報記者陳琳采寫

(原標題:“看到鄧小平給兒子擦背感覺心頭熱瞭一下”(圖))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