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2日星期三

中方回應美涉中非關系言論-理性看待我在非投資-中非關系

中方回應美涉中非關系言論:理性看待我在非投資|中非關系

中方回應美涉中非關系言論:理性看待我在非投資|中非關系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6日就美方涉中非關系言論表示,中國對非洲政策一向秉持真誠友好、平等相待、互利互惠、共同發展的原則,這是中非合作受到非洲國傢政府和人民歡迎的根本原因。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傢,我們希望看到美國在支持非洲國傢發展方面有更大作為,同時希望美方客觀理性地看待中國的發展和中國在非洲的投資。

  相比美國不時在人權等問題上指手畫腳,中國與非洲的合作更受到當地歡迎,而且合作遠超出自然資源。英國《金融時報》6日援引“人權觀察”組織的剛果民主共和國專傢安妮可·范烏德伯格的話說:“中國正幫助提供非洲國傢真正想要的許多東西,比如公路、鐵路和水壩。”《環球時報》記者走訪瞭多個非洲國傢,絕大多數非洲當地人對中國人都非常友好,很多當地人都會笑嘻嘻地用中文“你好”跟記者問好,記者也多次看到被命名為“中國路”、“中國橋”的基礎設施項目。此前采訪坦桑尼亞外交和國際合作部部長伯納德·門貝時,他這樣告訴記者:“其他國傢對中國在非洲投資說三道四都是出於嫉妒心理,中國應該忽略這些,因為如果中國不來非洲投資,其他國傢就會來。”

  《環球時報》記者走訪瞭多個非洲國傢,絕大多數非洲當地人對中國人都非常友好,很多當地人都會笑嘻嘻地用中文“你好”跟記者問好,記者也多次看到被命名為“中國路”、“中國橋”的基礎設施項目。此前采訪坦桑尼亞外交和國際合作部部長伯納德·門貝時,他這樣告訴記者:“其他國傢對中國在非洲投資說三道四都是出於嫉妒心理,中國應該忽略這些,因為如果中國不來非洲投資,其他國傢就會來。”

  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的副教授霍華德·弗蘭馳在美國《商業周刊》網站撰文說,認為中國在非洲的戰略就是為瞭自然資源的人沒有看出非洲對中國重要性的宏觀大局。非洲豐富的資源對制造業超級大國中國當然很重要,不過與西方大國不同的是,原材料對中國來說隻是非洲戰略的三大支柱之一。中國對非戰略的第二大支柱是把非洲作為中國企業成長為全球巨頭的跳板。過去10年來,中國企業在非洲拿下的合同越來越多。中國對非戰略的第三大支柱或許將成為改變格局的關鍵,今後全球人口增長的重頭將是非洲,中國早早地就在非洲新興中產階層身上押下瞭賭註。

  【環球時報駐美國、南非、埃及、法國特派特約記者 李博雅 倪濤 劉睿 楊明 環球時報記者 郭芳 王會聰 甄翔】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