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3日星期四

13名北京醫療專傢今天凌晨赴幾內亞-醫療專傢-傳染病-埃博拉

13名北京醫療專傢今天凌晨赴幾內亞|醫療專傢|傳染病|埃博拉

13名北京醫療專傢今天凌晨赴幾內亞|醫療專傢|傳染病|埃博拉


醫療專傢們臨行前合影

  本報訊(記者劉洋) “我們對醫療隊的醫護人員在這樣的時刻,勇敢地挺身而出,赴非洲完成醫療援助任務,表示衷心的感謝。”伴隨著簡短的歡送儀式,北京市第24批赴幾內亞醫療隊10名醫護人員及3名傳染病專傢於今日凌晨登上赴幾內亞的班機。約25小時後,他們就將抵達幾內亞,並迅速在當地展開工作。

  “到瞭那邊註意身體,記得每天多忙也要報個平安。”深情地擁抱,親密地牽手,重復地叮囑,在分別的那一刻,援非的醫療專傢們暫時卸下瞭醫生的責任與重擔,囑咐著年幼的孩子、擁吻著新婚的妻子、安慰著年邁的父母。今天凌晨,13位中國醫療專傢在傢人的陪伴下走出休息室,前往登機樓準備登上赴非的班機。凌晨1時,他們將踏上赴幾內亞的班機,經巴黎轉機後,預計將於明天下午抵達幾內亞。

  據瞭解,我國開展援非工作到今年已經51年,而北京市承擔醫療援助幾內亞的任務也已46年。今日凌晨出發的第24批援助幾內亞醫療隊由北京友誼醫院派出,將在去年建成的中幾友好醫院開展為期兩年的工作,為當地人民和中資機構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保障。

  由於正逢埃博拉出血熱疫情爆發的特殊時期,此次派出的隊伍中,除第24批赴幾內亞的首批10名醫護專傢外,國傢衛計委及北京市衛計委還增派瞭由協和醫院重癥監護專傢隆雲、地壇醫院傳染病專傢李鑫及北京市疾控中心傳染病控制專傢楊鵬組成的埃博拉疫情防控專傢組一同前往幾內亞。

  “幾內亞是西非最早發生埃博拉疫情的,我們援助的中幾友好醫院也發現瞭病例。隊員們在心理上、環境上、傢庭上,都承擔著挑戰和考驗。”友誼醫院副院長、第24批赴幾內亞醫療隊隊長王振常介紹,除今日凌晨出發的10位醫療專傢外,另外9位醫療專傢也將隨後按照相關部署出發。到達幾內亞後將在大使館的安排下盡快展開工作。

  攝影/本報記者陳柏

  人物

  身經百戰的重癥醫學專傢再次請纓

  今日凌晨1時,北京協和醫院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隆雲副教授作為中國援非醫療隊首批隊員之一,從首都機場出發前往非洲幾內亞,執行緊急赴非洲三國開展埃博拉出血熱救治任務。

  “聽到消息我就知道,這個事情必須做。”隆雲在得知國傢衛計委指示北京協和醫院重癥醫學科派出一名副高以上職稱醫師,前往非洲救治埃博拉出血熱患者的消息時絲毫沒有猶豫,立即向科內自願報名赴非。然而對於同樣身為醫生的妻子來說,卻是最後一個得知隆雲即將趕赴幾內亞的人。直到周四晚上,隆雲才給妻子撥通瞭電話,而此時妻子正帶著他們8歲的孩子在老傢探親。

  得知轉天就要出發,妻子雖然很理解但還是表達瞭內心的忐忑。一天來不斷地打來電話,囑咐這囑咐那。而遠在四川老傢的父母也連忙打電話過來,隆雲卻不再接瞭。“我知道他們要說什麼。”隆雲哈哈一笑。老人傢的殷殷囑咐之情,隻能變成一條條的平安短信,在四川與北京的空中傳遞。

  “不管是什麼傳播途徑,病毒的傳播總歸需要載體。從專業上考慮,隻要我們把防護做好,就能夠保證安全。”據瞭解,近十多年來,隆雲先後參與過SARS、甲流、禽流感等烈性傳染病的一線救治工作,算得上身經百戰的老兵瞭。發揮他在臨床上的突出能力和豐富應對經驗,對當地的流行病防控和危重患者診治起到指導作用,正是他此行的任務和使命。在此之前,他已經多次受國傢衛生計生委指派參加突發事件的緊急救援工作,包括湧溫動車相撞事件、四川雅安地震、山東淄博火車撞車事件、安徽阜陽手足口病疫情爆發、山東棗莊礦難等。而他所在的北京協和醫院重癥醫學科,曾經在2003年的抗擊SARS動用全科八成的人手接管瞭建在中日友好醫院的非典重癥監護病房,承擔其中20張ICU病床的危重病人搶救工作。

  文/本報記者劉洋

(原標題:13名北京醫療專傢今天凌晨赴幾內亞)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