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日星期二

北京國資國企改革意見的三大看點-國企改革

北京國資國企改革意見的三大看點|國企改革

北京國資國企改革意見的三大看點|國企改革


視頻加載中,請稍候...   play 深化市屬國資國企改革 向前 向後

  《北京市深化市屬國資國企改革指導意見》已經公佈。北京的這份意見出臺時間不算早,但比較起來,算是一份比較實在的改革指導意見,而不是那種泛泛而談卻不知所雲的東西。在我看來,北京市的國資國企改革指導意見主要有三大看點。

  首先是國有資本佈局調整有力度。這份意見提出,到2020年,要將80%以上的國有資本集中到提供公共服務、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發展重要前瞻性戰略性產業、保護生態環境、保障民生等領域,國有資本要在保障城市安全運營、治理“城市病”、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無疑,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而且體現瞭“京味”。北京是一個國資大市,國有企業的資產總額超過兩萬億元,但目前分佈於競爭性領域占60%以上,歸屬於母公司的國有權益資本在五千億元上下,配置於競爭性領域也在60%左右。北京作為國傢的首都、文化歷史名城、國際化程度較高的特大型城市,國有資本沒有必要繼續集中於那些非國有資本可以發揮作用的競爭性領域,而且在這些競爭性領域,現有的國有資本長期處於低效狀態,所以在未來幾年,通過提高國有資本的流動性,對國有資本進行再配置,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是一級企業產權改革有突破。北京市的這份意見明確提出,要重點推動一級企業的股權多元化。我國國有企業呈現典型的金字塔結構,母子孫公司層層往下分蘗,許多子公司和孫公司在過去十多二十年裡逐步推行瞭有限的產權改革,一些已經變成瞭含有大宗非國有股份的混合所有制企業,還有一些改造成瞭上市公司。但是,各級國資委監管的一級企業,也就是國有集團的母公司,基本上還保持國有獨資狀態,造成瞭中國國有企業群體中獨特的“老體制管新體制”、“半身不遂”的情況。把母公司保留為國有獨資企業,即使下級企業改制為混合所有制企業,實際上也相當於下水遊泳的人還留一隻抓岸的手,這是遊不遠也遊不好的,國有資本的配置、國有企業的運營在整體上還是無法真正實現真正的市場化,現代企業制度和規范公司治理根本談不上。因此,下一步國資國企改革要有所突破,必須要推進一級企業的產權改革。北京的這份意見雖然是說一級的企業的股權多元化,而不是直接講一級企業實行混合所有制,略嫌美中不足,但與其他已經出臺類似意見的省市相比,這一條就足可以以一當十。我個人希望,股權多元化主要已經走混合所有制的道路。從北京市的指導意見來看,有些一級企業將會走整體上市的道路,這是一個比較好的設想,這樣就有利於一級企業推進現代企業制度的建設。

  再次是國資國企監管方式有改進。我個人不太願意用“監管”這個概念來討論國有資產和國有企業的有關問題,因為這個概念非常含混且缺乏科學性,但是既然大傢都在用這個概念,北京市這份意見裡也在用這個概念,那麼隻好聽之任之瞭。這份意見指出,要探索對混合所有制企業監管的有效方式,國有股權低於50%的企業不再簡單套用國有及國有資本控股企業的監管制度,實行更加市場化的監管機制。這很有意義,因為不但政府對國有企業有著一些與非國有企業不一樣的要求,如國有企業資產出售就要求進場交易等等,而且我們黨政機關發文件也往往要求國有企業參照執行,如國有企業管理人員的出境管理就與黨政機關工作人員一樣,這樣的監管方式看起來可能使國有企業更規范瞭,但卻使國有企業更加機關化而不是市場化瞭。所以,北京市這份指導意見如果在實際當中能夠得到落實,是有助於國有企業的市場化運營的。

  此外,這份指導意見還提到瞭有序退出低效資產等議題。目前,北京市屬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有4000多戶,大約80%為競爭類企業,許多企業規模不大,資產低效,如何實現國有資本退出,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調整國有資本佈局、優化國有資本配置,也許可以通過引導新增國有資本投向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前瞻性戰略性產業、生態環境保護來實現,使競爭性領域的國有資本自然得到稀釋,但是數量眾多的低效資產和低效企業繼續存在,不但會繼續消耗很多經濟資源和社會資源,也會繼續扭曲市場機制和社會治理機制,還會繼續造成很多遺留問題。即使對那些國有股已經退到50%以下的企業不再簡單套用國有企業的監管制度,那也僅僅是一種“開恩”,什麼時候收回去是不知道的。而對於那些在未來國有資本比較集中的市政服務、公用事業領域的國有企業,如何建立良好的經營機制和公司治理,如何提升效率和提高服務質量,仍然面臨重大的挑戰。因此,國資國企改革在實際當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張文魁(作者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