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1日星期二

“藍領”前景很看好 國外中學生也讀中職



“藍領”前景很看好 國外中學生也讀中職


















“藍領”前景很看好 國外中學生也讀中職



  隨著國外職業教育的發展,越來越多中學畢業生把“藍領”當作自己的志向。因為,“藍領”前景看好,並逐漸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以北歐發達國傢瑞士為例,在該國,一名中學畢業生的志願如果是“讀中職”,傢長不僅不反對,反而舉雙手支持。


  2009年,在世界經合組織國傢青年失業率排名表中,瑞士失業率最低。瑞士有重視職業教育的傳統,其職業培訓和學徒工制度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早期的職業行會和互助會。完善的職士教育和培訓制度為瑞士各行各業培養瞭大批高素質勞動力,在保證產品質量和信譽的同時,使瑞士長期保持低失業率。2010年,瑞士中等職業學校在校學生約27萬人。90%―95%的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直接就業,5%―10%進入高等職業學院或大學深造。2009年,三分之一勞動力人口擁有高等職業學院文憑。


  據悉,從初中開始,學校便為學生提供系統的職業指導和咨詢,讓學生瞭解各類職業要求、前景等信息,對學生的興趣和能力進行評價和測試,介紹職業教育情況,為學生提供職業咨詢和實習機會,為將來職業選擇做準備。


  和中國孩子不同的是,瑞士中學生接受完9年義務教育後,並沒有出現“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現象。中學生的去向大致分為三部分,一部分學生通過考試,繼續在高中讀四年,為上大學做準備;一部分轉向職業學校;還有一部分考入企業或行業協會的技校當學徒工。換句話說,瑞士至少有三分之二的中學生並不上大學,他們或進入職業學校或到企業當學徒工,成為瑞士制造業的中堅力量。


  在國內讀中職什麼都不缺――缺的隻是觀念的轉變


  沒學費?國傢給補貼;擔心難找工作?學校搞校企合作……近幾年來,中職教育迎來短暫的“春天”後,又開始經歷“寒冬”。去年,不少職校面臨招生難的窘狀。“在國內讀中職,什麼都不缺,缺的是觀念的轉變。”武漢一名職校負責人稱。


  “考不上普高,才讀中職”……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來讀中職的學生,大部分是文化成績較低、難以升入普高的學生。“中職生所學的電子、電路等專業知識,與物理、數學等基礎學科緊密相連,因此,學生學起來也比較吃力。”一所中職老師說,此外,部分學生選擇讀職校本就出於無奈,加上社會上對中職生的偏見,使一些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勁頭不足。


  近年來,教育政策正在向中職傾斜,農村戶籍和城市貧困傢庭學生讀中職,能拿3000元的國傢助學金。但是,改變傢長和學生的觀念還需要一個過程。


  在采訪中,幾所中職學校的老師都表示,升高中、考大學未必是學生唯一的出路,大傢不應把職業學校當成迫不得已的選擇。事實上,在我國高校畢業生不斷增多的情形下,人才結構失衡現象突出,技工尤其是高級技工短缺是一個普遍問題。


  武漢市第一商業學校副校長鄧列說,“目前,在沿海地區和國外某些地方,職業教育受關註的程度,甚至高於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對於很多學生來說,上職業學校可能是更合適的選擇。”


  專傢表示,人才結構應呈“正金字塔”形,基層人才多,中高層人才少。對於成績較好的學生,應該鼓勵他們上高中,讀大學,承擔塔尖工作。但對於一些學習成績不太好的學生讀高中,有可能得不償失。


  如果傢長能從實際出發,讓孩子讀職業院校,掌握一門職業技能,孩子的成才幾率會更大一些。讓孩子先把技術學紮實,不斷積累經驗,將來才能有所作為。同時,讀中職一樣可套讀大專,先上中職工作後再深造也是一條途徑。


  歐美國傢職教面面觀


  近年來,職業教育在中國越來越受到重視,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其他國傢的影響。讓我們來看看,國外究竟是如何發展自己的職業教育的。


  美國


  職校根據社會需求設置課程並及時調整專業門類;學生根據勞動力市場需求的變化,選擇自己的專業方向。美國職業技術教育管理,大體實行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分級管理、以地方為主的管理體制。目前,全美有8個州成立瞭職業技術教育委員會或類似的機構,作為政府的職能部門,統籌、協調和規劃全州職業技術教育,其他州職業技術教育大多歸高等教育委員會管理。美國職業技術學校的教師分為專職和兼職兩種,其中大部分為兼職。


  英國


  強調職業教育應從中學抓起。一是使孩子更早接觸職業教育,讓13歲的學生開始學習與工作有關的課程,如對學生進行辦公室常用軟件的培訓,根據學生興趣進行相關職業的培訓。二是職業教育的課程設置必須具有實用性和針對性,與公司業務接軌,使學生在中學畢業進入職場後能迅速勝任入門級的工作。


  法國


  針對高中畢業生的短期職業教育很有特色。短期職業教育是指學生在高中畢業後,接受2-3年的專業培訓,然後可以直接參加工作。它有些類似於中國的大專、高職,但是專業分得很細,有幾百個。其教學計劃與內容由專業人士設計,緊密聯系企業需求,學生每年都必須在企業實習,其目的是為企業培養高級技術員。近30年來,法國的短期職業教育操作得非常成功,學生畢業後可以繼續深造,也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工作。


  德國


  職業教育的經費85%來源於企業,15%由州政府列支,對學生免收一切學雜費。另外,失業者參加培訓時,政府會按每學時撥給補貼費7-12馬克,一年1.5萬-2萬馬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