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2日星期三

1年50萬讀洋MBA值不值?



1年50萬讀洋MBA值不值?


















1年50萬讀洋MBA值不值?



近來熱議的“1年50萬讀洋MBA值不值”的話題一石激起千層浪。其中有若幹問題需要厘清。出國讀MBA這個問題的本質不在於一年、兩年或者是50萬、80萬,而是在於首先理解MBA究竟是什麼樣的教育產品?需要說明的是本文主要是寫給那些有志於出國深造的人分享、參考的。


MBA的本質


MBA不同於小學、中學教育,後者是典型的公共產品,所以政府買單是世界慣例。MBA也不同於本科教育,後者既有公共產品的屬性,也有投資品的特征。以高等教育最發達的美國為例:既有相對便宜的州立大學(政府創辦),也有較貴的私立大學。


但是有一點需要特別註意:在中國大陸,大部分好學校都是公立的,比如北大、清華。在美國則恰恰相反,頂尖學校多為私立。哈佛、耶魯、哥倫比亞等長青藤學校如此,後起之秀的斯坦福、佈蘭代斯等亦然。公立大學能夠拔尖的寥寥可數,隻有伯克利加州大學能夠比肩上述學校。美國的私立大學由私人捐資創辦,由於不能從政府得到財力支持,生存的壓力很大。質量和聲譽是大學生存的根基,所以反而更加的努力。公立大學由政府創辦,衣食無憂,改進的動力就小很多。正如國有企業競爭不過民營企業也是這個道理。


那麼MBA的本質是什麼呢?它是職場人士工作若幹年後的職業加速器。也有一些人抱著轉換職業道路的目的走進商學院。當然,並非所有的人都能成功轉行。


MBA的功能不是培育現代公民,也不可能塑造人格。作為高端培訓,它的本質就是職業發展的投資。MBA的特點在於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投資收益分析


既然是一項投資,我們就需要進行成本收益分析。毫無疑問,如果一個人連這樣的基本分析都無法完成肯定不適於讀MBA。試想MBA連自己的人力資本投資策略都想不清楚,又如何管理企業的投資?


就讀MBA的成本大致包括幾個方面:學費、 生活費、社交費和其它花費。但是其實還有一項最為高昂的成本:機會成本。全職MBA意味著中斷工作,暫時放慢職業積累。當然,現在職場形勢黯淡,機會成本大為降低。這也是商學院招生景氣大漲的重要原因。一般來說讀MBA也是一次性投資,年輕人不太能夠承擔多次讀書的成本。這一點與國內的EMBA大相徑庭。國內的EMBA市場可能是世界上最火爆的。老板們很多都是先後、甚至同時就讀幾個EMBA,意在獲取各種資源。


目前美國排名前50的商學院多為兩年,每年學費4—5萬美元不等。加上生活費,兩年花費10--15萬美元極為正常。通常就業機會越多的地方學費越貴,生活費也越貴!


讀MBA的收益在於兩點:轉行或者職業加速。中國有不少年輕人的大學專業並非自己的意願,工作的內容也日益厭倦。MBA為那些工作不久、精力旺盛同時又雄心勃勃的青年才俊提供瞭轉行的機會。他們通常向往的地方是投資銀行和咨詢公司,這兩類公司需要 Yong Smart (聰明的年輕人)。但是成功轉行的前提是有充分的準備和艱苦的努力。


MBA對於大部分人的價值還是在於職業發展的加速提升:通過系統的學習獲得管理者必須的知識、人脈和技能。


有一點需要提醒:即便是像哈佛這樣財力雄厚的學校,商學院一般也不提供獎學金。原因很簡單,哈佛的MBA畢業後工作機會很多,而且收入很高。攻讀MBA如同風險投資,投資者應當為自己的前途融資。所以助學金通常以貸款的方式來發放。但是如果你成功申請瞭哈佛歷史系的PhD則會有全獎,因為此類專業不易謀生。其它頂尖學府一般也是如此。


MBA在美國經歷瞭百年的風風雨雨,有著很強的生命力。


準備與收獲


當我們決定投資MBA以後,問題就不再是1年還是2年,歐洲或者美國學校。而是如何充分的準備?有幾個關鍵問題需要梳理:


首先要問自己是否適合讀MBA?為什麼?


好的商學院也會反復問你這個問題。並非人人都適合讀MBA,正如不是每個人都適宜投資股票。如果不是適合的人才,讀10年也無濟於事。讀MBA的人大多樂於和人打交道並且對商業機會敏感。


語言的準備


此外有個很普遍的誤解就是認為出國讀MBA是為提高英語。語言的提高在於日積月累,而非一個一兩年年左右的項目。出國讀MBA之前一定事先做好語言方面的準備,而不要指望通過MBA學英語。海外的MBA項目大多用英語,但是這樣昂貴的投資顯然不是用來學英語的。相反,如果語言準備不充分,想要在MBA項目中生存是很困難的。


體力的準備


美國的MBA學習極為辛苦,體能的儲備尤為重要。美國研究生教育的課業負擔是國內無法比擬的。筆者曾經在約翰斯 ∙ 霍普金斯大學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學習,通宵讀書是傢常便飯。MBA還有很多社交活動,這是它的獨特之處。畢竟MBA培養的是管理者,而不是學者。


職業規劃


這是中國的MBA學生較少考慮的方面。很多人是在陷入職業倦怠、無所事事的迷茫中走進商學院。這恰恰是入學之前要仔細掂量的。否則畢業後會有很大的心理落差!美國的教育提倡自立、自主和自助,這點與中國的權威中心導向截然不同。MBA是成年人的培訓,更應該考慮到自己的未來,而不是依賴學校。


技能與思維的突破


歐美MBA的最大好處是對學生軟性技能的提升,其中最重要的是 跨文化溝通。經濟全球化方興未艾,學會與不同種族的人打交道尤為重要。中國的教育強調權威的作用,西方的教育註重發揮學生的主動性。MBA教育則是把學生解放到瞭極限。MBA的精髓不是在於教授告訴學生如何管理企業,而是讓學生在競爭與合作中走向成熟。道理其實很簡單:企業傢不是課堂教出來的,而是在市場中廝殺出來的。頂尖的MBA項目恰恰創造瞭這樣的仿真環境。


人脈


全職MBA的重要收益在於擁有緊密的同學關系,這是在職學習所無法比擬的。在商場上交朋友很難,但是在商學院擁有朋友則要容易的多。原因在於回到學校,利益沖突少瞭許多。對於中國人而言,留學可能是唯一能夠擁有較多外國朋友的機會。隨著中國企業走向海外,這樣的關系將是非常重要的資源。即便是在美國這樣講究自我奮鬥的地方,圈子也是很重要的。


工作機會


在歐美讀MBA的直接收益是可能獲得海外就業機會。這一點國內的MBA幾乎沒有可能。目前美國深陷次貸危機,失業加劇。但是美國經濟的彈性很強,2-3年後也許就開始復蘇。MBA的學習正好是個緩沖。這也解釋瞭為何大量美國青年湧入商學院。海外學習的經歷可以為進入在華跨國公司高層打下良好的基礎。原因在於海歸MBA擅於和老外打交道。此外,隨著中國企業走向海外,留學生將擁有很多競爭優勢。


投資的心態:理性


總而言之,1年制的MBA與2年制並無本質的區別,都是價格不菲的投資。區別在於1年制更加經濟、更為緊湊,也更為辛苦!畢竟隻需要1年的學費和生活費。當然有的人,比如華爾街上最近被裁減的人願意在學校裡呆的更久一點,而且不在乎經濟上的考慮。此類選擇純屬見仁見智,個人偏好。


作為昂貴的投資,出國讀MBA的成敗在於準備是否充分,而不是項目的長短和花錢多少。學生的前途取決於人的基本素質與能力。MBA可以讓翡翠受到雕琢、拋光,煥發應有的光彩。但是MBA絕對不可能將廢鐵煉成黃金。


對於教育機構而言,時間是最好的試金石。而對於 MBA學生和商學院,最好的考官就是職場。找到適合的工作、實現職業發展目標比什麼都重要。


美國的MBA教育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當然遠非完美。 也許我們本來就不應該以追求完美的態度來看待MBA,因為這個世界註定是不完美的。如果你非要以追求完美的態度來看待MBA投資,恐怕要最終失望。MBA投資的是人的未來,而未來充滿不確定性。我們隻能盡量減少不確定性,卻不能消除。


MBA在國內經歷過從神壇的跌落,更需要理性的看待。投資股票需要理性,MBA也是如此。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