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人學者:美媒對華工充滿傲慢與偏見|華工|太平洋鐵路建設_ |
趙汝誠先生
趙汝誠先生是在美國出生、長大的,除瞭父母來自中國廣東,傢庭語言為廣東話之外,他原先對美籍華人及其歷史都所知甚少。然而,當過報社記者和編輯的他,重新回到大學攻讀研究生學位時,因為對近代華人在美國遭遇的歧視感同身受,開始關註華人在美國媒體上的形象問題。 趙汝誠花瞭5年時間,對當年30種當地報紙進行統計及分析,撰寫出自己的博士論文——《旅居者與移民——美國太平洋鐵路華工與愛爾蘭勞工報紙形象分析》,後來刊印成書。他的導師、美國密蘇裡大學榮譽教授貝蒂·溫費爾德博士(Betty Winfield)就此書中感嘆:“19世紀的美國報紙對赴美華人的不公正報道,以及強加給他們的偏見,幾乎貫穿瞭美國的整個建設時期。” 失聰的趙先生去世時年僅55歲,但他的研究成果卻有長久的歷史價值。經過中央電視臺編導鄧武的引入及翻譯,《旅居者與移民》一書向國人展示瞭一個半世紀前鐵路華工的生存狀況,特別是他們在鐵路沿線地區受到的曲解和歧視。 華工讓竣工日期提前數年 趙汝誠的研究工作量極大。溫費爾德博士介紹,5年之間,趙汝誠查閱瞭太平洋鐵路建設時期沿線發行的報紙,包括8種日報和22種周刊周報,另外還有一部分書籍,瞭解到華工參加建設的情況。 華工大都來自廣東,也就是趙的祖籍地。A·W·盧米斯是一位到訪過華工營地的牧師,他在1869年3月《大陸月刊》上撰文《華人是如何被雇用的》,文章說道:“(華工總是)勤勤懇懇地勞作著,直到工頭提醒他們下工。他們不像有些勞工在吸煙鬥時會專門派人放哨——看到‘老板’來瞭再馬上幹活。” 鮑爾斯在《我們的新西部》評價道:“中國人勤勞、沉穩、幹凈,迅速為他們的同事樹立起瞭好榜樣。”他還寫道,如果沒有華工的參與,太平洋鐵路的竣工將會“推遲數年並增加三分之一的造價”。這些鐵路華工“每天隻掙一美元,還要自己掏飯錢。雇一個華工的費用僅相當於雇白人勞工的一半”。 《中國郵報和飛翔的龍》介紹瞭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的一項工程紀錄,就是於1869年4月27日一天內鋪軌10英裡,完成這一業績的勞工大部分是華工。 多數報紙對華工視而不見 華工參建鐵路遇到的艱難險阻是很大的。他們不僅做著像伐木、夯實路基這樣的重體力活,還做瞭大量修隧道時的打鉆、安置炸藥等工作。當鐵路工程推進到內華達山脈在加州的制高點時,華工們成瞭打通隧道的中堅。 這就造成大量傷亡。根據加利福尼亞州立鐵路博物館的記錄,“約有1000位華工死於爆破或其他建築事故。” 除瞭惡劣的自然條件和工程困難,華工們還要面對更加惡劣的人為歧視。1868年9月3日《銀報》一篇涉及華人的報道寫道:大約有90多個華工離開工地,四處流散。他們“痛苦地抱怨著”:“曾被鞭打、忍饑挨餓、還曾受過其他虐待,已經7個月沒有拿到工錢瞭。”這些華人不得不“煮獸皮充饑”。 整個太平洋鐵路修建期間,華工數量大約有2萬人。這在當時居民稀少的美國西部,應該是一個較大的外來群體瞭。如當時薩克列門托縣16228個居民中,22.7%出生自中國。 不過趙汝誠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在一個叫作阿斯托裡亞的地方,盡管19世紀七八十年代華工幾乎與當地居民一樣多,但這座城鎮的日報連續108天的版面上,隻有22個中國人的名字被提及。他憤然寫到:“對於當地媒體來說,他們(中國人)幾乎是不可見的。” 加州的報紙最明顯的一種模式是,當數以千計的華工正在中央太平洋鐵路某工地上揮汗如雨時,沿途報紙報道鐵路建設進展時,很少提及華人。最突出的例子是,華人勞工根本沒有在《地區事業報》上出現過,而那個地區華人的數量其實超過白人。達奇弗拉特《調查報》用“大軍”、“員工”這樣籠統的詞匯來指代占壓倒多數的華工大軍。 華工的勤勞被當地人妒忌 不少當地報紙報道華工的用語帶有歧視性。比如,有一篇報紙形容600個華工向山區的鐵路建設工地行進時,“發出的嘈雜聲讓人覺得是來瞭一群野鵝”。 華人願意多幹活少拿錢,這也讓他們無意間在美國經濟出現衰退時成為瞭被妒忌的“靶子”。當地牧師A·W·盧米斯因為與華工有所接觸,能較為客觀地進行評價。他說:“華工對威士忌不感興趣,他們很少打架,也就沒有所謂的‘藍色星期一’”。 有的報刊更加過分。《銀報》上有一則報道說:“周二晚間,由於一個華人在接洽洗衣生意時不肯打折,幾位俠義的紳士打瞭他一頓。” 也有少數報刊會為華人辯護。《新月報》承認:“這些鐵路如果沒有華人的話,再過若幹年也不可能建成”。1869年1月23日,《每日電訊》轉載瞭關於驅逐華人事件的報道後,發表瞭一篇占據瞭兩個專欄的長篇社論,呼籲尊重華人的權利。稱事件為“本土野蠻行為”。《舊金山新聞快報》寫道,在舊金山常見的對華人的攻擊是錯誤的。《快報》還這樣發問:“如果美國人在中國也受到瞭中國人在美國所受的欺侮,那麼美國人將如何反擊呢?”《每日電訊》還刊登過一篇占據瞭兩個專欄的長文,講述瞭中國的醫生使用很久以後美國人才知道的“草藥”,攻克瞭天花這一頑疾。 溫費爾德博士高度評價瞭學生趙汝誠的研究成果,指出:“可嘆的是,19世紀的美國報紙對赴美華人的不公正報道以及強加給他們的污辱性偏見,幾乎貫穿瞭美國的整個建設時期。” 南方日報特派美國記者林亞茗 曹斯資料整理:實習生 白晨暉 聲音
《旅居者與移民》譯者鄧武:
中美應該共同努力廣為宣傳華工歷史 《旅居者與移民——美國太平洋鐵路華工與愛爾蘭勞工報紙形象分析》的譯者、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編導鄧武本人也是鐵路華工研究的熱心人士。 鄧武與鐵路華工的故事結緣,起於在美國密蘇裡大學讀書的經歷。他2003年在那裡攻讀新聞學碩士學位,很多美國教授向他提到瞭鐵路華工對首條美國跨州鐵路建成的貢獻。 2004年,鄧武進入央視教科頻道工作,負責拍攝紀錄片。他一下子就想到瞭鐵路華工這個選題。鄧武細讀瞭趙汝誠的博士論文,即後來《旅居者與移民》一書的原稿,覺得非常有價值。 2009年,鄧武以央視教科文頻道的名義,向美國國務院國際電視合作項目申請立項,拍攝以鐵路華工歷史為題材的紀錄片——《金色道釘》。鄧武興奮地想將趙汝誠列為歷史顧問,卻得知其已於2008年過世,他十分痛惜。其後,鄧武等拍攝人員重走中央太平洋鐵路舊址,並制作瞭5集紀錄片,成為當時國內少有的介紹這一歷史的紀錄片節目。 後來,鄧武在五邑大學副校長張國雄的支持下,翻譯瞭趙汝誠的博士論文,由該校出版。他建議,中美兩國無論報紙、電影電視還是高校,都應該共同努力,讓鐵路華工的歷史廣為宣傳。 南方日報記者 趙楊 (原標題:美國報紙對華工充滿“傲慢與偏見”) |
2015年5月5日星期二
美國華人學者-美媒對華工充滿傲慢與偏見-華工-太平洋鐵路建設_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