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4日星期四

戒網癮學校9成涉體罰 近年共造成7人死亡-網癮少年-戒網癮

戒網癮學校9成涉體罰 近年共造成7人死亡|網癮少年|戒網癮

戒網癮學校9成涉體罰 近年共造成7人死亡|網癮少年|戒網癮


  近日,河南19歲女孩玲玲在鄭州搏強新觀念生活培訓學校(簡稱搏強學校)戒網癮,在被教官“加訓”兩個小時之後死亡,另一名14歲女孩受傷。此事經媒體報道後在社會上引起不小震動。

  昨日,記者從負責調查此案的民警處瞭解到,玲玲的屍檢結果已出,其頭部與硬物接觸致顱腦損傷而亡。這證明,玲玲的死與她之前所受的訓練有一定關系。

  實際上,近年來,網癮矯治機構中發生類似悲劇並不鮮見。《法制晚報》記者梳理瞭媒體近年來報道的12例類似事件,超過9成涉事機構存在體罰學生情況,最終造成瞭包括玲玲在內的7名學生死亡。

  專傢表示,網癮有著極其復雜的成因,心理輔導教育極其重要。不應把網癮青少年當成“病人”,更不能來摧殘,而應該用科學的方法引導,讓孩子從網癮中一步步走出來。

  近幾年來,在利益的驅使下,社會上各類戒網癮機構叢生,且管理混亂,問題不斷。目前國傢還未有專管的部門,他建議國傢層面將互聯網、網遊、“網癮戒治”等和網絡有關的環節納入進來統一管理,從根本上治療“網癮戒治”亂象。

  為戒網癮7人入矯治學校後死亡

  法晚記者對媒體公開報道的案例進行瞭統計,實際上,從2008年至今,除瞭“加訓死”的玲玲,至少還發生瞭11起類似事故,和玲玲命運相同的還有6名學生。如,5年前,廣西15歲少年鄧森山沉迷網絡,父母急切希望他能戒除網癮,將他送到瞭南寧起航訓練營,然而入校不到8個小時,父母就得到瞭兒子的死訊。

  記者統計瞭學生進入機構到事發的相隔時間,最長為3個月,最短的隻有兩個小時。有的孩子在學校期間多次選擇逃離,甚至不惜跳窗、跳樓。遼寧13歲男孩小健為戒網癮,被父母從遼寧送到濟南子悅教育培訓機構,不料剛到學校2小時便試圖離開,最終導致其鎖骨骨折。

  長期致力於青少年網癮問題研究的華中師范大學素質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陶宏開教授對《法制晚報》記者表示,目前全國有大大小小至少300所治療網癮的學校和機構,它們“治療”網癮的方法各不相同。

  有專傢統計,目前中國大概有1600萬人有不同程度的網癮,有400萬人屬於深度網癮。央視財經評論員劉戈曾說:“如果每一個深度網癮的人,傢長給他花一萬塊錢進行矯治,那就是400億的規模,由於這個行業有這樣大的一塊蛋糕,有瞭如此大的利,就導致各種機構、各種人都紛紛地進入到瞭這個產業裡來,最後導致現在雜亂的現象。”

  陶宏開直言,這些“戒網癮”機構天天打廣告,有些媒體也不太負責任地為之宣傳,傢長們病急亂投醫,不明真相前迫切地把孩子送進去,有些還讓“戒網癮”機構派人派車把孩子綁架進去,這隻會激化矛盾,使孩子仇視傢長和社會,“我們幫助過很多從‘戒網癮’機構裡出來的孩子。這些孩子網癮沒戒,反而帶來瞭其他問題。”

  學校性質多數機構無辦學資質

  這12傢涉事的戒網癮機構性質共有三種情況,一種是在教育部門進行登記的民辦非企業教育機構,共有6傢,在已知的機構性質中占比過半;另一種是未在教育部門進行過登記的非法機構,有5傢。還有一傢為個人註冊企業。

  陶宏開說,目前我國的網癮矯治機構多數是掛靠在醫院、學校、工商管理部門的咨詢培訓機構,來歷不明,身份模糊。

  值得註意的是,在教育部門登記的民辦非企業單位,本應該屬於非營利性質組織,而在實際操作中,招收學生的收費價格卻高得驚人,平均每季度的收費多數都超過萬元。

  如,近日“加訓死”女孩戒網癮的搏強學校就是一所民辦非企業單位,學校收費為每月5500元,一般培訓期為半年,學費共計33000元,且不保證開具正規收費發票。

  對此,鄭州市管城區教育局工作人員對法晚記者解釋,“這些在教育部門登記的民辦非企業,培訓收費標準需通過當地物價部門規定,如果超出標準,將被認定為‘亂收費’。”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他們對全國65傢網癮治療機構的摸底調查顯示,青少年網癮矯治機構性質竟然十分混亂。“以學校為最多,有17傢,超過總數的三成。”其次是“非盈利組織”,有11傢;有“公司”9傢和“培訓機構”6傢;還有4傢是“醫療部門”。這導致的結果是,沒有一個部門對此進行監管。

  教學方式簡單粗暴9成涉體罰

  這12起事件中,涉事的12傢戒網癮學校,超過9成存在體罰現象。這些機構宣傳語中不少都稱“輔導、訓練方式為24小時全天候封閉式管理,有教員24小時監視孩子一舉一動”。更有甚者,在與傢長簽訂的合同中還明確標註:“甲方不排除對孩子進行適度的苦難教育、懲戒教育,以不虐待孩子或不損害孩子的身體健康為限。”

  來自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提供的《關於青少年網癮及其戒除的研究報告》稱,退伍軍人是網癮學校教員角色的主要成員,成瞭最受網癮學校歡迎的教官。他們對學生實施軍事化管理,教學方式一般運用公開嚴厲的體罰、限制人身自由、超負荷體能訓練等等。

  陶宏開說,從2004年到現在,他走遍瞭全國的170多個城市,發現全國大量戒網癮機構打著戒網癮的旗號,用強迫的手段如打罵、吃藥甚至電擊等暴力手段來矯治青少年的網癮。“網癮有著極其復雜的成因,心理輔導教育極其重要。而不少網癮學校招收的教員都是退伍軍人,他們的教育方式也有待商榷。”陶宏開直言。

  事實上,2009年,原衛生部發佈的《未成年人健康上網指導征求意見稿》中,曾明確否定瞭“網絡成癮”這一說法,並明確表示,對於網絡使用不當行為的幹預,絕不是中斷或終止其上網行為,且嚴格禁止限制人身自由的幹預方法,嚴禁體罰。

  12起戒網癮學校傷害事件

  事發時間 涉事學校名稱孩子從入校至事發時間對學校處理

  2014年5月鄭州搏強新觀念 42天 取締

  生活培訓學校2014年2月北京某教育機構 3個月 退還學費2010年7月濟南子悅教育培訓機構 2個小時 查處2010年6月烏魯木齊天道智成 1個半月 支付傢屬賠償金教育咨詢有限公司2009年8月德陽市中江縣一私人學校 20天 賠償傢屬損失2009年8月南寧起航拯救訓練營 1天 取締並賠償2009年8月湖北騰飛教育服務公司 48小時 取締

  2008年11月廣州起航拯救訓練營 3個月 查處

  2008年底 廣州勵志青少年成長中心 不到一天 查處

  2008年8月 烏魯木齊華龍 2天 查處

  青少年成長研究中心2008年7月 新疆華龍西點 2個月 查處青少年成長訓練學校2007年4月 重慶大東方行走學校 1個半月 取締

  教學成果傢長表示戒網癮無效果

  記者統計的5起未發生死亡的案例中,其中4起學生表示戒網癮學校對於戒網癮並無效果,反而出現瞭更加嚴重的情況。

  今年2月,傢住河北省的黃女士聯系北京某教育機構委托代理人後把有網癮的女兒小婉送至某戒網癮學校。女兒送到學校後並沒有讓她的不良習慣得到改正,反而更加嚴重。黃女士於是把學校告上瞭法庭。

  陶宏開認為,沉迷於網絡的孩子,往往存在傢庭成員溝通不暢的傢庭問題,封閉式的軍事化管理的學校通過強制的方式促使孩子在短期內完成的改變,隻存活在“圍墻之內管教之下”。

  “當孩子們回到現實中生活,網絡時代電腦又變得觸手可及,生活內容還是無人引導,原來的惡習怎麼可能不重新回來?”陶宏開說,軍事化管理並不能教育好孩子,根本原因是滋生這種惡習的傢庭環境沒有改變。青春期的孩子也處於叛逆期,方式不對的語言暴力、體罰等更容易激起孩子反抗的情緒,出現一些極端行為。

  專傢分析多頭管理導致監管不作為

  就在戒除網癮成為網癮少年們一個噩夢的時候,各種各樣的網癮戒除機構仍在擴大市場,而無能為力的傢長們仍然很容易“病急亂投醫”。

  陶宏開教授認為,網癮不是孩子的錯,主要在不合格的傢庭教育、社會教育上。對待孩子的網癮並不是沒有辦法,良好的習慣是慢慢養成的。作為傢長,要找到孩子沉迷網絡的原因,才能治本。

  “相關部門應加強對這些戒網癮機構的管理,對其進行全面的考核,並建立一個標準。”陶宏開表示,戒網癮機構不應把網癮青少年當成“病人”來摧殘,而應該采用科學的方法,主動引導,讓孩子從網癮的世界裡一步步走出來。

  陶宏開說,目前和網絡相關的監管部門有七八個,比如新聞出版總署管網絡遊戲審批,工商部門管網吧營業執照,消防安全有消防部門,“網癮戒治”有衛生部門,還有網絡安全由公安部管理,“網絡的多頭管理一定程度上導致瞭監管部門的不作為。”

  他建議,國傢將互聯網、網遊、“網癮戒治”等和網絡有關的環節納入進來統一管理,從根本上治療“網癮戒治”亂象。

  本版文/記者王選輝

(原標題:河南女孩屍檢報告證實與“加訓”相關)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