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寧鄉大力引進高素質人才 崗位私人定制|人才引進|高素質人才_ |
本報記者 桂傑 2008年,湖南寧鄉縣在發展經濟中發現一個問題:人才結構不合理,高素質人才匱乏。當時,全縣除教育衛生系統以外的事業單位裡,擁有全日制本科學歷的人不足400人,沒有一個碩士研究生,更沒有一個博士研究生。 在這樣的背景下,寧鄉縣啟動瞭“5127高素質人才引進工程”,即用5年的時間,引進博士生和正高專傢100名、碩士研究生200名、本科生700名。 “當時,我們大規模對外招聘高學歷人才是由於經濟發展的底氣不足,尤其是在現代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人才更是緊缺和急需。”湖南省寧鄉縣組織部副部長、人才工作局局長詹愛芝告訴記者。經過5年時間,目前,寧鄉縣已經引進高素質人才934名,其中博士78名,碩士203名,全日制本科生653名。 影響決定的30個電話 2010年5月從哈爾濱坐火車到寧鄉參加招聘的時候,張學秋已經拿到瞭哈爾濱工業大學材料工程學博士學位,正在上海交通大學做博士後,從東北到南方來求學的他一心想留在大都市工作,從來沒有想過要在寧鄉紮根。“寧鄉發出的招聘啟事上,博士和碩士是報銷往返路費的,我就抱著來湖南劉少奇傢鄉走一走的心情過來看看。”然而,沒有想到,張學秋一去就被吸引瞭,並決定要到寧鄉工作。 張學秋那組有20多名博士來應聘,到最後隻招瞭兩個人。考試結果在考試結束後15分鐘就公佈瞭。“非常迅速,非常公平,沒有一點可以運作的時間和空間。我當時很驚訝。” 回到上海,張學秋見到自己的妻子,說的第一句話是:“老婆,我通過瞭!”妻子臉色一沉,不大認同他放棄上海的生活,再回到“鄉下”。而此時,張學秋手中還拿著一張北京某事業單位的錄取通知書。但是,令張學秋和妻子都意想不到的是,幾乎每周,寧鄉縣組織部人才局的相關負責人都會打電話和他溝通情況、瞭解需求,或是談心。考慮到張學秋正在做博士後,人才局的負責人在電話裡說:“您也可以一邊做博士後一邊工作,把課題帶過來!”“您夫人來這邊的工作,我們來協調安排!”“孩子上幼兒園和入學,都沒問題。” 從5月12日去參加招聘到8月到寧鄉報到,張學秋說,自己一共接到來自寧鄉的電話不下30次,平均一周超過兩次。正是這30個電話,讓張學秋堅定瞭到寧鄉工作的決心。 類似的感受,寧鄉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發展局局長魯勁松也有過。2008年,拿到工學博士學位的魯勁松從北大畢業,一次偶然的機會,魯勁松的班長將寧鄉引才的消息告訴瞭他,於是他決定去看一看。 “給我面試的就是現任縣委書記、當時的縣長黎春秋。”時隔幾年後,魯勁松依舊清晰地記著,黎春秋給他提出的那個問題:假若你在其他領導的主導下實施瞭某種做法,但效果不好,該怎麼辦?魯勁松的回答是:做法能夠施行,肯定集合瞭多數人的想法,效果不好可以繼續征求意見,做一些調整改正,繼續實施下去。 雖然至今仍不知道,黎春秋對他的答案是否滿意,但他認為,黎春秋能夠親自上場做面試官,已經讓他對寧鄉充滿瞭希望。 詹愛芝告訴記者,除瞭事業留人,還要做到以情動人,這5年來,每年的招聘考試之前,縣裡的領導都出來發表熱情洋溢的歡迎詞,“讓他們帶著溫暖與感動離開。”2012年,在寧鄉工作的博士們拍攝瞭《寧鄉歡迎你》的MV,在報名現場用大屏幕滾動播放,讓前來報考者看瞭備受鼓舞。 崗位“私人定制” 華南理工大學的博士魏民學的是化學專業,來到寧鄉工作後,在工業與信息化局的協調下,組織部為他量身定制瞭寧鄉縣中小企業服務中心主任這一職位。到寧鄉之後,他牽頭構建瞭寧鄉縣企業服務體系,建立瞭集創業富民、人才培養、教育培訓、市場拓展、法律咨詢、知識產權保護為一體的公益性服務平臺,著力解決企業用工難、融資難,幫助企業推動技術、管理、品牌升級。幫扶中小企業建立瞭信貸體系,幾年內幫小企業征集資金三四億元。 來自蘭州大學經濟學院的博士周西南文筆很好,組織部門為他設計瞭工業經濟研究室主任的崗位,他如魚得水,先後主持起草瞭兩屆寧鄉工業大會的主報告,備受好評,現在調任長沙市辦公廳從事政策研究工作。 對於自己的工作經歷,魯勁松回憶道:“寧鄉給我們‘因人設崗’,剛來時,我被分去做寧鄉經濟開發區主任特別助理,協管產業發展工作。” 寧鄉經開區能夠快速晉升國傢級,少不瞭魯勁松的功勞。當時湖南有多個省級園區正在申報國傢級,寧鄉並非條件最好的一個。“當寧鄉經開區成為國傢級開發區的消息傳下來時,其他優勢園區都大跌眼鏡,幾乎沒人能夠相信。”魯勁松提出打造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兩型園區,以及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這對於領導來說雖然是個嶄新的思路,但領導還是接受瞭。 此外,《寧鄉經開區“十二五”產業發展規劃》也是由他主持完成。“其他園區的產業發展規劃通常是外包給咨詢公司,花費幾十萬元到幾百萬元,但我隻帶瞭兩位同事,經過3個月的調研、論證、反復修改,其中自己負責瞭一半的內容,總共花費瞭兩萬元。”魯勁松說,那段時間為瞭趕寫報告,他得瞭短暫的飛蚊癥和習慣性失眠。 寧鄉縣工業與信息化局副局長肖敏評價說:“每個個體都是獨特的,在一個組織環境中,正是因為我們尊重每一個人的不同,激發每人用不同的方式工作,從而讓人才和組織都得到最大益處。” 試行“政府雇員制” 今年36歲的徐洋、徐海既是孿生兄弟,又都是海歸博士後。他們學有所成後,都選擇瞭回傢鄉長沙創業,如今在寧鄉經開區已成為大傢熟悉的“明星”:弟弟徐海,園區企業——文象集團董事、首席科學傢;哥哥徐洋,現在寧鄉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發展局工作。 2010年6月,徐海帶著多孔炭矽復合材料裝載技術回國,這種新技術可以從源頭解決室內甲醛、甲苯等有毒有害氣體的污染,長效吸附電磁輻射。徐海以技術作為股份,與他人共同創辦瞭公司。 而此時,哥哥徐洋到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畢業後又到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從事博士後研究。 在弟弟的影響下,徐洋生出回鄉工作的想法。2012年,信心滿滿的徐洋回鄉來參加考試並順利通過。 記者瞭解到,對於徐海、徐洋這些通過“5127工程”引進的高素質人才,寧鄉縣還有一項政策,就是對於這批人實行政府雇員制,由人才交流中心代理人事關系,引進的人才除瞭享受所在單位同類人員同等待遇外,對博士或具有正高職稱的專傢,縣財政每年補助10萬元,試用期滿後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聘任為正、副科級領導幹部,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隨調隨遷。碩士由縣財政每年補助兩萬元,對於帶著專利的人員可享受招商引資優惠政策。 寧鄉縣縣委書記黎春秋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說,2013年,該縣通過擇優定編方式將一部分德才兼備的“5127”人才納入瞭事業編制管理,實行編內聘用。同時,鼓勵聘用制身份的人才通過公務員考試以及領導幹部公開選拔、事業單位招聘等方式轉變身份。“到目前,除因個人原因離崗外,15%引進人才通過公務員考試或者公開選拔轉變身份(包括考到外地的),45%通過事業單位招聘解決。”目前,仍有30%的人員保持政府雇員身份。 (原標題:寧鄉引才記) |
2015年4月20日星期一
湖南寧鄉大力引進高素質人才 崗位私人定制-人才引進-高素質人才_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