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9日星期四

23歲留學生成英皇傢天文學會會士



23歲留學生成英皇傢天文學會會士


















23歲留學生成英皇傢天文學會會士



  留學無憂網訊 正在牛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23歲杭州男生張維加,近日被英國皇傢天文學會吸收為會士。張維加以興趣為驅動、不追求分數、自由發展的成長軌跡引人思考。


  張維加出生於杭州市一個普通人傢,母親是中學老師,父親是電腦工程師。他沒上過幼兒園,小學、初中也沒有擇校,就在鎮上的普通公辦學校就讀。


  受父親影響,張維加逐漸顯露出對地球物理學科的興趣。初中時,他的床邊掛著一幅世界地圖,一天,他對母親說:“媽媽,北極和南極是可以拼起來的。”“我開始不以為然,後來偶然看瞭電視上播的‘大陸漂移說’,從此我不敢隨便否定他瞭。”母親回憶說。


  2004年,張維加以全市第一名的中考成績進入杭州第二中學就讀。“開學不到一個月,張維加就來我辦公室,問‘有些課我能不能不上?我已經自學過瞭。’”杭州二中校長葉翠微說。葉翠微請班主任和任課老師評估後,決定讓張維加的大部分課程免試,也沒有動員他參加任何學科的奧林匹克競賽。


  就在這樣一個相對自由的環境中,張維加在高二時寫出瞭論文《寒武碰撞性大陸起源與生命進化的研究》。論文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前三名,他也因此獲得保送北京大學元培學院的資格。“一個不到15歲的孩子提交的論文,當時在浙江沒有教授能在第一時間讀懂。”葉翠微說。


  據北京大學介紹,本科四年中,張維加發表第一作者論文27篇,其中SCI與EI論文7篇。以專業課第一的成績直升入英國牛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後,他又發表瞭3篇SCI期刊論文,並被成立於1820年的英國皇傢天文學會吸收為會士。


  “我現在從事深空探測和月球探測方面的研究。”張維加18日晚在越洋電話中對記者說:“現在回想起來,很感謝中學給我提供的自由空間。思想是需要一個空間的。就像一株野草,如果植於野外,自然茁壯成長,如果置於盆內,或許就衰敗瞭。有瞭興趣,才有自控能力。”


  杭州二中校長葉翠微說,“錢學森之問”是中國教育之痛,而張維加的成長軌跡是否能令廣大的教育工作者思考,少談一些分數、競賽,多關註孩子的天性、興趣。在教育中尊重孩子的選擇並通過合理的方式固定、提升,轉化成志向,這樣的教育才有希望。


  想瞭解更多留學資訊,請點擊: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