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4日星期一

“洋大學”紛紛進駐



“洋大學”紛紛進駐


















“洋大學”紛紛進駐



由華東師范大學、美國紐約大學共同創辦的上海紐約大學日前進入正式籌建階段,將落戶上海陸傢嘴金融貿易區,引發各方高度關註。


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國際著名高等學府看好並落戶中國,中外合作辦學在讓中國學生獲得更多選擇機會的同時,能在多大程度上對正在探索中的中國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啟示?中國教育那些飽受詬病的頑疾會否受到“洋大學”的沖擊而產生“鯰魚效應”?國外知名大學的到來會否縮短中國建設一流大學的進程?


中外合作辦學提速 洋大學紛至沓來


記者采訪獲悉,教育部已經批準籌建上海紐約大學,下月華東師范大學將邀請美國紐約大學負責人來滬,在之前簽署意向書的基礎上簽訂雙方協議,還將部署開展奠基等系列工作。


華東師范大學校長俞立中向“新華視點”記者介紹:“從美方角度,創辦上海紐約大學是其全球網絡大學的一個組成部分,這所在中國註冊的獨立法人高校的教學體制,將更多地帶有美國紐約大學的痕跡,同時也將帶有明顯的中國和上海元素。我們雙方合作的基礎是培養國際化人才。”


近年來,多個省市高校都在探索中外合作辦學之路。2006年,英國利物浦大學與中國 西安交通大學 聯合舉辦瞭西交利物浦大學,這是目前中國唯一一所以理、工、管起步,以 英語 為主要教學語言的國際大學。2010年8月,該校136位中英兩國聯合培養的本科畢業生“新鮮出爐”。


2003年4月,英國諾丁漢大學與浙江省萬裡教育集團開展瞭中外教育合作,創辦瞭中國大陸第一所國際知名高校的中國分校。校區氛圍完全參照諾丁漢大學的風格,教學體系也完全同英國本部接軌。


在即將出現上海紐約大學的上海浦東陸傢嘴金融貿易區,哈佛大學上海中心已經在去年投入運營,這是哈佛在海外設立的7個研究中心中最大的一個。


目前,不少國內高校表現出國際交流合作的迫切願望和濃厚興趣。例如 復旦大學 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國政治學院和倫敦經濟學院等陸續建立瞭合作培養新聞、管理、國際政治等專業人才的計劃。日本早稻田大學在復旦大學設立瞭中國辦事處,旨在聯合培養國際化的人才。


“國內留學”能否實現 含金量會否打折扣


類似上海紐約大學等中外合作高校的出現,將成為對廣大考生和傢長頗具吸引力的新選擇。俞立中介紹說:“我們招生的定位是優秀生源,會結合國內 高考 和美國紐約大學的人才考核評價模式選拔學生。同時面向全球招聘教師隊伍,包括吸納美國紐約大學和華東師范大學的部分教師。”


上海財經大學 國際教育學院的研究生詹慧鵬告訴記者,外國大學在中國設立分校或合作交流機構,確實給從事科研或有志到外國大學深造的學生提供瞭更多機會,“到國外讀書主要是希望學習他國先進的技術和理念,加強國際交流,體驗不同的大學氛圍。如果這些東西能夠在國內獲得,何樂而不為?”


“而且,現在像英國等地的不少學校學費都漲瞭將近50%,生活費用不斷提高,申請留學的條件也更加嚴格,讓很多學生望而卻步。”詹慧鵬說,“如果選擇中外合作高校,可以節省下一大筆開銷。”


上海海事大學行政管理專業的林聿洲告訴記者,他曾經有申請英國諾丁漢大學寧波分校的想法,“中外合作辦學的機構,基本上還會秉承外國高校的教學風格,授課外教通常會占到半數以上,使國內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國外教育氛圍。”


但是,中外合作辦學提速,並非意味著學生可輕易實現在國內“留學”。詹慧鵬說:“以西安交大利物浦大學為例,基本上參照國內高校招生標準錄取,有意向的學生要統一參加高考,而非依申請入學。”林聿洲也表示:“一般來說被中外合作辦學高校錄取後,學生還要通過外國高校的一次獨立考核,才能到外國高校本部深造。也有不少同學擔心合作辦學高校的文憑含金量會大打折扣。”


“洋大學”沖擊高招 高教改革進程會否更快


隨著國傢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頒佈實施,中國的高等教育應該怎樣改革,成為世人矚目的話題,專傢們普遍表示,“中外合作辦學”的探索和經驗,將引發“鯰魚效應”,對高質量地推進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提供有益的幫助。


“中國並不缺大學,在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不斷攀升的今天也不缺大學生,缺的是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的人才。”俞立中說,“高等學歷人才培養的趨同,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明顯弊端,中外合作辦學將在多元化、多層次人才培養中發揮示范、探索作用。”


上海紐約大學建成後,華東師范大學將派遣行政管理人員掛職,部分教師將參與到上海紐約大學的教學中,還將成立聯合研究機構。俞立中坦言:“我們迫切需要通過合作,去解剖一所國際一流大學教學、科研、社會服務、學校管理等全方面的做法和經驗,反思自身在發展中遭遇的問題和需要改進的地方。”


這些來華的海外名校,不少歷史悠久,文脈深厚。“海外高校在課程、專業的設置上、教師的授課理念和風格上,都有很多值得我們取經的地方。”華東師范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唐安國說,“通過觀摩交流、學習借鑒,將推動從教學方式到管理模式等全方面的改革。”


但是,有專傢指出,我國目前仍處於中外合作辦學的初級階段,還有不少問題亟待解決。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說:“中外合作辦學應進一步開放自主招生,才能真正給學生更多的選擇。如果還是按照國內高校的招生體系,那在生源上就會明顯受到限制。”


他舉例來說:“報考英國諾丁漢大學在寧波的分校,仍然要通過高考途徑而非推薦錄取,那傢庭條件好的學生還是會選擇出國去本部就讀。至於成績優秀但傢庭條件不太好的學生,既然躲不瞭高考,那還不如去清華、北大等本土名校。”


熊丙奇認為,“洋高校來襲”,雖然占領瞭一部分國內教育市場,但也提供瞭更多的教育資源。更重要的是,它將引發“鯰魚效應”,有力推動高校教育競爭機制的完善,促使高校改革快步前行。“我們應該鼓勵國際知名大學來國內辦分校,借鑒他們在招生、培養、管理和學位授予等方面的做法,推動國內高校的改革和發展。”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