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3日星期日

90後就業觀改變 留學生回國熱等致最難就業季



90後就業觀改變 留學生回國熱等致最難就業季


















90後就業觀改變 留學生回國熱等致最難就業季



  截至目前,2013年畢業生就業情況並不樂觀。放眼一線城市,北京就業率不足三成,上海不足三成,廣東不足五成。由此在網絡上盛行開來的“最難就業季”的說法也成為對廣大畢業生們最苦澀的調侃。


  今年教育部公佈的2013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總數達699萬,這是建國64年以來,高校畢業生最多的一年。而來自用人一方的數字顯示,招聘崗位與往年相比下降大概15%。這一增一減,使得今年的就業形勢變得更加嚴峻。人們不禁要問,到底是什麼造成瞭“最難就業季”?


  社會環境原因——舊問題不去新問題又來


  近日,清華大學(招生辦)(招生辦)就業指導中心主任熊義志和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研究員丁大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闡述瞭自己的觀點,他們認為造成今年“最難就業季”的原因,既有一直存在的老問題,也有長期積累的歷史原因,其中,更有今年凸顯出來的新問題。


  歷史遺留問題——大學擴招、畢業分配改革


  丁大建認為,就業壓力是一個較長期的壓力,主要還是來源於比較快速的擴招。我國自九十年代末期依賴高校開始快速擴招,畢業生的招生規模從從當時的100多萬一下擴大到今年的近700萬,這樣的急速擴招,就形成瞭一個長期的就業壓力,因為這樣一個大規模的擴招,經濟發展速度沒有那麼快。


  除瞭高校擴招,還有另一個主要原因。“在我們急速擴招造成總量供給突然加大的時候,正好也碰上我們高校分配的制度改革,也就是原來從計劃分配,逐步在2000年基本上全部轉成市場體制的分配,自己找工作,當畢業生供給突然加大,這種市場的需求與供給的匹配就出現瞭問題。”


  新問題之一——中國經濟增長率降低影響就業率


  對於今年緊張的就業形勢,清華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熊義志總結為四點原因:


  中國經濟增長率有所降低,加上國際經濟持續低迷,導致總體就業需求下降;經濟結構調整以及外部經濟沖擊,導致部分行業就業需求降低;大學生就業市場供大於求的格局持續存在;高等教育質量還需要進一步提升,高校的人才培養還不能完全適應社會需要。


  熊義志認為,前兩個因素是今年碰到的新形勢,後兩個問題則是近年來一直存在的問題。


  新問題之二——“留學生”回國熱上演


  導致今年就業難度高於以往的另一股暗潮是——留學生的“回國熱”。2012年,中國留學人數總數為39.96萬人,各類出國留學歸國人員總數為27.29萬人,2005年,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的中國籍學生希望留在美國工作的比例高達89.4%,2011年,這一比例已經降低到82%。2012年,有七成留學人員學成後選擇回國發展。大量留學生“返流”,繼續擠占原本就已極其窄小的就業空間。


  畢業生自身原因——目標不明期望高、就業觀轉變


  面對“最難就業季”,許多畢業生紛紛發出感嘆:“沒有最難,隻有更難。”然而,在抱怨聲不斷的同時,從媒體報道的事例中其實不難看出,畢業生身上存在的一些問題也是導致“就業難”的一個重要因素。


  找工作目標不明確


  許多求職大學生並沒有明確的目標,日前,西安某用人單位大倒苦水:“求職的人越來越多,但合適的很少,我們招人也很難。”


  一傢建築勞務有限公司貼出的海報裡,招收的崗位隻有一個:總經理助理。要求25歲以上,具有大專學歷。該公司的招聘人員說,這個崗位招聘瞭一個多月瞭,也沒找到一個合適的人。來問的人不少,但是多數完全不知道這個崗位要做什麼。


  “很多學生來求職,不是先問工作內容,而是先問薪資待遇、工作時長和休假時間。”一傢生物技術企業的招聘人員說,她覺得這樣有些本末倒置,“應該是先說你能給公司帶來什麼,然後才是公司能給你回饋多少。”


  騎驢找馬期望值過高


  對歷年就業數據、畢業生數據進行機械比對,似乎可以從容得出“就業難”的結論。但除卻“就業率”這個單一的指標之外,大學生的就業質量、就業需求、就業結構也應考慮在內。 據媒體瞭解,在深圳,手頭持以一份以上OFFER卻遲遲不“下手”,“騎驢找馬”的畢業生大有人在,而這群期望值較高的畢業生往往也被算在“失業”的數據之中,但這顯然不能視作“就業難”的證據。


  深圳大學畢業生夏丘瑩最近就成瞭“面霸”,她拿到三份OFFER:某二線咨詢公司媒體公關、500人企業的人力資源培訓生、500強企業的營銷專員……在她看來,三份工作都僅屬於“尚可”級別,各有優勢各存短板。她認為:“營銷崗薪水不錯,但工作壓力非常大,穩定性弱流動性強,而公關、人力資源培訓生則上升空間非常小。”


  “90後”成畢業生主力 就業觀改變


  事實上,畢業生自主意識增強、就業觀念多元化等因素對就業的影響正越來越明顯。蘭州交通大學招生就業處副處長蘇程表示,今年“90後”已經成為就業舞臺主角,他們的就業觀與“70後”“80後”相比有明顯變化,更看重性價比高的工作,關註企業是否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企業公平公正的用人機制,傾向選擇有較舒適工作環境和企業文化的工作,不願選擇沒節假日、經常加班、四處奔波的工作。


  這一點在蘭州交大本科畢業生到工程施工企業就業的人數變化上有所體現:蘭州交大近兩年畢業生到工程施工企業就業比例已經從2010年的23%減至2012年的13%。今年的比例預計會更低,大約僅有10%。


  “70後”“80後”畢業生就業時,還願意為瞭施工企業的“鐵飯碗”暫時忍受艱苦的野外工作條件,但“90後”畢業生求職時對工作環境和晉升機會要求更高。“類似施工企業的一些單位遠離城市,工作流動性大,上升通道相對較窄,不受他們的青睞。”蘇程說,一些工程施工企業等用人單位的反饋顯示,五六年前,企業人才的流失率僅為5%左右,但在去年達到瞭15%。


  企業原因——既挑剔畢業生又無法滿足畢業生


  造成今年就業形勢嚴峻的原因也包含許多用人單位的因素。


  企業提供條件與畢業生期望值不匹配


  “如果透過‘就業難’的表象看本質,那麼我們不能單純地解讀為‘大學生找不到工作’,而是企業所提供的崗位、薪酬、發展空間與畢業生的期望值不匹配。”資深人力資源總監陳華武說。


  對此,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兼薪酬專業委員會會長蘇海南也認為,中國處在產業調整的拐點階段,目前中國內地二線城市的工業模式還是以勞動密集型為主,第三產業不夠發達,尤其如金融、法律、理財、高級傢政、高科技等中高檔行業,本應盛產大學生趨之若鶩的白領、金領崗位,卻因產業規模、格局過於狹小而無從催高人才需求。


  “一般市場經濟發達國傢,第三產業的規模和產值能占到全體產業的60%甚至70%,如果中國能達到這樣的水平,大學生就業問題就不會這麼棘手。” 蘇海南說。


  可見企業與大學生之間的雇傭博弈進入瞭一個全新的階段。大學生正在進行更積極的職業選擇,將過於草根、基層的崗位屏蔽在外,也在對企業的用人結構形成倒逼,那個“隨便拉一車大學生當廠弟廠妹”的時代已經終結,企業方面“我是老大”的高傲定位,與大學生“寧缺勿濫”的倔強心理形成僵持,勢必造成“就業難,招人也難”的雙輸困境。


  企業用人的“快餐文化”


  據專傢介紹,在行業中,有些行業是受沖擊特別嚴重的。比如曾經很火熱的光伏產業,崗位下跌量特別大,近一年來,不少光伏企業的招聘都處於停滯狀態。


  這主要是因為光伏產業主要依賴歐美市場,國內市場比較疲軟,美國以及歐盟對中國光伏產業實行瞭“反補貼、反傾銷”之後,整個產業都進入瞭寒冬。同時,市面上招聘的多是中小企業,中小企業應對市場靈活機動,但是抗風險能力不強。


  所以,在整個國際經濟環境陷入低迷時,中小企業自然受影響,體現在用人上,就是崗位縮減。 在崗位供給量縮減時,應屆畢業生找工作尤其難,原因在於不少企業在用人方面被迫選擇“快餐文化”。


  “很多中小企業不喜歡招應屆生,原因在哪?”唐濤說,這些企業更願意用高薪去招有工作經驗的人才,主要原因就在於,在招入應屆生後,要花時間和精力培養,等培養兩三年後,剛剛用得上手時,不少人卻選擇瞭辭職,“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很多企業寧願多花錢去挖人,而不願意用應屆生。”


  聲音:無需過分渲染“就業難”


  事實上,“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是個陳舊悠久的名詞,它總是會引起許多專傢、學者的悲觀解讀,解決方案也常常會是“大學生要調整就業期望值”、“要拓寬擇業眼界”、“要重視面試技巧”等大而泛之、信息量寥寥的結論。


  在一些人力資源專傢看來,畢業生的出路已日趨多元,除瞭常規的“考研”或“求職”之外,傢境殷實者還可以選擇遊學、創業,或者SOHO兼職等方式完善、提升個人素質,貼補傢用,在當下的職場氛圍中,一蹴而就、一勞永逸的求職已幾乎不存在,職業生涯中後期發生中斷導致“待業”的情況亦比比皆是。所以,看待畢業求職的心態也應更加豁達,減少對“就業難”問題的渲染。


  有任何留學疑問請撥打咨詢熱線:4000-222-376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