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7日星期五

小留學生被邊緣化 易滋生心理問題引擔憂



小留學生被邊緣化 易滋生心理問題引擔憂


















小留學生被邊緣化 易滋生心理問題引擔憂



  據英國《華聞周刊》報道,近日,英國蘭利寄宿學校中國留學生“因借醬油遭拒捅傷同學”案,引發人們對於在寄宿學校中就讀的中國小留學生心理問題的關註與討論。


  英國私立寄宿學校歷史悠久,擁有一流的師資和完備的配套設施。其畢業生很多都能進入英國一流高等學府深造。這些優越條件,或許是其吸引中國國內傢長送子女漂洋過海、獨自到異國求學的最重要因素。


  此外,英國是個擁有獨特工業民族精神和“英國氣質”的國傢,寄宿學校作為實施英式教育的重要載體,也被看作是提高留學生英語能力,助其融入英國社會的絕佳途徑。


  然而,面對背井離鄉的學習生活,中國小留學生卻往往面臨著被“邊緣化”的困境。


  接受《華聞周刊》記者采訪的中國小留學坦言,雖然在與老師同學相處的過程中,並未受到明顯的排擠,但是卻有一些無形的障礙與隔膜,令其難對寄宿學校的生活說“愛你”。


  在對英國寄宿學校的中國小留學生進行采訪調查的過程中,《華聞周刊》記者發現,由於在資源、社交及信息方面的“邊緣化”,中國低齡留學生在英國依然存在著明顯的難以融入本地學生“圈子”的問題,並由此加重瞭其心理上的孤獨感和焦慮感。


  缺乏主動性自我“邊緣化”


  據《華聞周刊》記者瞭解,在英國的寄宿學校中除瞭執教的老師,絕大部分的寄宿學校都為每個學生配備瞭一位輔導老師(Personal Tutor),負責瞭解學生的學術性與非學術性能力、理想和社會責任感,協助學生自主學習,鼓勵學生自行跟進學習進度。


  其中根據學校學生人數的不同,低年級輔導老師大約負責2-10個學生,高年級輔導老師大約負責2-5個學生。


  此外,寄宿學校的學生並不是按照“班級”為單位來劃分,而是按照宿舍(House)來劃分。同一個宿舍裡住著不同年齡段的學生,以形成“兄弟姐妹”的氛圍。


  在宿舍裡還配備有負責思想、精神教育的舍監(Housemaster或Housemistress)以及負責日常起居等雜事的女總管(Matron)。


  前者類似傢庭中“父親”的角色,確保宿舍環境的穩定、安全;而後者類似傢庭中“母親”的角色,給學生提供更好的生活體驗。


  為瞭培養學生的領導能力,大多數學校還設有級長(Prefects)、班長(Head Boy或Head Girl)等。


  這種“傢庭式”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學生找到“傢”的感覺,但卻依然難以從根本上消除因遠離傢人帶來的孤獨感。


  雖然學校的相關資源配備齊全,但由於很多中國小留學生缺乏主動性,並沒有去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在遇到學習、生活、社交和心理的問題時,也不會主動去找導師或舍監尋求輔導和幫助,所以他們仍然遊離在這些資源之外,依然未能從導師和舍監處獲得足夠的引導。


  而和監護人之間缺乏溝通的現象,也進一步加深瞭背井離鄉的他們的孤獨感。


  “我們學校的導師對我基本沒有什麼影響。”在準備GCSE考試之前就讀於切爾滕納姆一所私立寄宿學校的於萌向《華聞周刊》記者說道。


  她所就讀的是一所教會的寄宿學校,在入學的時候,她的導師大約要帶10個低年級學生,基本是一個學期導師帶著吃一次飯。


  等進入高年級以後,導師基本是帶5個學生,一個星期會碰一次面,關心一下學業進展和個人生活。在於萌所在的學校裡,每個House都有單獨的舍監、助理導師和保姆。


  在談到舍監的作用時,她對記者表示舍監會負責每天三次的點名,組織宿舍的活動,偶爾保姆還會幫忙縫補衣服,但是自己的事情很少會尋求舍監的幫助。


  小學畢業就入讀英國薩裡郡一所私立寄宿學校的中國留學生詩詩表示:“入學的頭兩年,是我來英最苦難的兩年,學習跟不上、肚子餓或者人不舒服的時候都不知道找誰去說。”


  大約每兩周到一個月的時間,詩詩都會和她的導師碰一次面。但當記者詢問是否感覺到導師的很大幫助時,詩詩苦笑說“很難有大的幫助”。


  詩詩剛入讀寄宿學校時,由於自己的英語基礎並不好難以適應學校的學習和生活,在第一學期結束前一個月,學校向詩詩的父親發瞭一封正式的函件,告訴他,詩詩的表現無法達到學業和生活上的要求,建議讓她暫時保留學籍,先入讀語言學校。


  由於學校、傢長以及學生本人三方缺乏溝通,詩詩本人和傢長在與學校的聯系方面也幾乎處於“被動”狀態。


  詩詩的父親在收到這封郵件前,從未聽說過自己女兒“不適應”學校生活的情況,突然收到郵件令他大為惱火,也就直接采取瞭抨擊學校的態度。


  詩詩的父親在回信中稱:“如果你們作為學校無法管好我11歲的女兒,到學期結束她還無法適應學校的學習、生活,我就帶她回來,不讀語言,放棄學位。”


  據詩詩回憶,當時這封信件在學校老師中間很轟動。由於她父親態度強硬,學校收到回信後也再沒有和她父母提及暫停學業的事宜。


  在傢長和學校的沖突發生之後,詩詩被繼續留在瞭該校就讀,但她無法適應該校生活和學習的困境,並沒有因為該事件而得到來自學校和傢長的更多關心與幫助。


  高年級入學、後當選其所在寄宿學校級長的范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就算你真的有問題想要尋求導師的幫助,他也不懂,幫不瞭你。”


  記者問他如何當選上級長時,他說:“其實我也不是特別清楚自己是什麼原因當上的,級長是學校定,我當時就去參選瞭。可能是我們那屆沒有華人參加,而我是那其中唯一的華人。”


  他坦言,即使自己當選瞭級長,但對於級長到底有何權力和義務並沒有充分的瞭解,也並沒有去充分利用相關的資源。


  價值觀不同 難入“圈子”


  曾就讀於英格蘭格洛斯特郡一所私立寄宿學校的中國留學生小趙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自己16歲從中國來到這所私立寄宿學校時,明顯感覺到自己是一個“外來者”。


  “在我就讀的寄宿學校裡的孩子大都來自經濟條件優越的傢庭。有的孩子傢裡,甚至是一到放假,就直接用直升機到學校來接。他們中很多人從4歲開始就一起在這所寄宿學校裡學習和生活,他們自己有自己的‘圈子’。”她說。


  作為一個“外來者”,小趙感覺到自己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孤立無援,很難融入同學中間。


  “這種格格不入,還不僅僅是語言上的差異,我感覺到自己在中國的同學和這裡的同學完全‘不一樣’,以前中國的同學看重的是學習,誰成績好誰就受歡迎,但在這裡的同學,他們更看重如何生活,在體育、藝術或其他方面表現突出的人,才會受到矚目。我發現自己的價值觀和周圍這個封閉的環境完全不同,不知道是自己有偏差還是周圍的一切有偏差。”她說。


  由於寄宿學校的孩子從早到晚的24小時必須在同一個封閉的環境中學習生活,一旦不被“圈子”所接納,就會時時處處都感覺到壓抑和孤獨,因此,雖然小趙將自己每天的日程安排得很滿,除瞭必修的課業之外,還參加瞭大量的課外活動,但繁忙的生活還是無法消除她內心的孤獨感與邊緣感。


  “一方面,我通過自己的投入和在課外活動中的突出表現,慢慢成為瞭學校集體活動的‘中心人物’;但另一方面,我和本地的同學們之間的隔膜還是一直存在的。也許我在一些活動上和他們有著共同的興趣,能夠得到他們的認同,但在情感和私下的交際上,我依然難被他們當成‘自己人’。”小趙說。


  英國大多數的寄宿學校都在A-level的課程設置上提供瞭10-25個課程的選擇,范圍包括數學、高數、物理、計算機學、會計學、商業學、經濟學、藝術、藝術設計、法律、攝影學、政治學等等,讓高年級學生早一步培養自己的專業興趣。


  而幾乎所有的寄宿學校都提供瞭一流的體育設施,如板球、足球、網球、棒球、遊泳、籃球、馬術等,多數都配有齊全的藝術設施,如音樂樓、戲劇院,培養學生在聲樂、器樂以及戲劇等方面的業餘愛好。


  但記者在采訪中接觸到的中國留學生在A-level的課程上,大多選擇的依然是中國人比較喜歡的數學、高數和經濟學。


  范贇也向記者表示,盡管自己會在周一、周四、周五的下午參加網球、馬術等本地英國學生熱衷的體育活動,但是他自己真正的興趣愛好,仍然是在華人學生裡流行的“三國殺”。


  范贇回憶說,在剛入學的時候,他所在宿舍的級長給自己在食堂辦過生日會,讓他十分感動。他當時的人緣很好,有一個德國的好友,但如果是共同出行遊玩的話,他還是會找華人的朋友同遊。


  於萌在接受采訪時介紹說,她的學校要求他們在周二、周四、周六的下午必須要參加體育活動。而且因為她的學校在藝術方面有優勢,她自己當時也學習瞭聲樂,並參加瞭學校的戲劇表演,這讓她因此接觸瞭不少本地的同學。


  但這仍然避免不瞭華人“紮堆”的現象。


  於萌對《華聞周刊》記者細述道:“我們學校大概有20幾個華人,大部分都是香港人,大概占學校學生總人數的10%。大多數英國人從幼兒園開始就在一塊玩兒瞭,傢長之間也都是熟識,都有瞭自己固定的圈子。我會覺得我們學校的英國同學比較幼稚,討論的話題無非是些八卦、泡吧,我們朋友圈的話題她們加入不進來。”


  有任何留學疑問請撥打咨詢熱線:4000-222-376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